《公共政策概论》第三章 公共政策客体

搜答案方法:电脑端按「Ctrl+F」、手机端用「页面查找」功能输入关键词查找。

公共政策客体是指公共政策所发生作用的对象,包括公共政策所要处理的社会问题和所要发生作用的社会成员(目标群体)两个方面。一方面,公共政策的直接客体是社会问题,公共政策的制定是围绕着社会问题展开的,只有首先界定好社会问题,才有可能制定良好的公共政策。另一方面,公共政策是通过调整和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来达成政策目标的,社会成员或目标群体则构成了公共政策的间接客体。

「国开学习吧」:用户COOKIE有效时间30天,收藏网址『guokaixuexi.com』不迷路哦~

相关文章

《公共政策概论》第九章 1.2 公共政策评估的历史发展

《公共政策概论》第九章 1.2 公共政策评估的历史发展

1.2 公共政策评估的历史发展关于公共政策评估研究的演进,美国学者埃根•古巴和伊芳娜•林肯划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10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是第一代评估。这个阶段的标志是“测量”,认为“政策...

 《公共政策概论》第九章 1.1 公共政策评估的定义

《公共政策概论》第九章 1.1 公共政策评估的定义

1.1 公共政策评估的定义随着公共政策分析深入发展,公共政策评估环节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对公共政策评估的定义,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各自的观点,目前学术界主要有以下四种代表性观点:第一种观...

《公共政策概论》第一章 2.1 公共政策的特征

《公共政策概论》第一章 2.1 公共政策的特征

2.1 公共政策的特征作为对社会利益进行分配的政策,是要调整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关系,实现政府的目标。在不同的社会形态里,公共政策的表现形式各异。在阶级社会里,它具有如下明显的共同特征:1 阶...

《公共政策概论》第八章 1.2 政策执行的特征

《公共政策概论》第八章 1.2 政策执行的特征

1.2 政策执行的特征政策执行的特征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分析:第一是“服从”观点,着重于执行者如何服从上级制定的规范和限制。因此,如何设定正确的执行行为模式就成为主要的研究内容。第二个角度是“务实”观点,...

《公共政策概论》第十章 1.1 利益的内涵与特点

《公共政策概论》第十章 1.1 利益的内涵与特点

1.1 利益的内涵与特点利益是人们为了生存、享受和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和条件。1利益的内涵(1)利益的实质是资源与条件,它具有客观性。(2)利益为人的生存、享受和发展所需,它具有主观需求性。(3)资源的表...

《公共政策概论》第二章 1.4 执政党

《公共政策概论》第二章 1.4 执政党

1.4 执政党政党尤其是执政党,是公共政策主体的核心力量,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团体,是以其所代表的阶级、阶层或政治集团利益为核心,以拥有或参与国家政权为目的组织起来的统一思想与行动的政治组织。在现代社会...

《公共政策概论》第一章 3.1 本节概述

《公共政策概论》第一章 3.1 本节概述

3.1 本节概述公共政策学科首先在美国形成并获得巨大发展,日本学者药师寺泰藏曾指出,公共政策学之所以诞生于美国,是因为美国“的确具有适合公共政策学生长的土壤”。所谓适合公共政策学产生的土壤是指当时的美...

《公共政策概论》期末网考练习题 第十一章  公共政策的政治学分析

《公共政策概论》期末网考练习题 第十一章 公共政策的政治学分析

第十一章  公共政策的政治学分析一、 单项选择题1. 研究个人权力和公共权力如何配置、权力资源如何分配的科学指的是( B   )A.经济学  ...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