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第一次作业讲评

搜答案方法:电脑端按「Ctrl+F」、手机端用「页面查找」功能输入关键词查找。

大家好!平时作业是远程开放教育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完成作业的过程是一个再学习的过程。第一次作业的两个案例主要涉及第1—3章的有关理论和知识。在完成的作业过程中,既要以对书本知识的理解为基础,更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对案例资料的理解,发挥个人创造性思维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我将以往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反馈给大家,以供参考。


第一个案例“王安电脑公司”涉及人性假设理论和激励中的期望理论。存在主要问题如下:

1.基本理论掌握的尚可,就是不能用基本理论恰当地分析王安在管理中是怎样运用人性理论和期望理论的。

2.学员知道用的是自我实现人性假设理论,但对于案例中的具体操作过程,具体到哪一点运用的这个理论,很多学员没有写出确切的内容。应注意从此假设的基本观点出发进行分析。

3.大部分同学都能写出期望理论公式:

M(积极性的高低)=E(期望值)×V(效价)

但结合案例资料分析能力不足。

这个模型中的目标是:以最大努力发挥公司里每一个人的积极性。

这个模型中的变量是:公司对人的尊重、理解和信赖程度。

这个模型中的王安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⑴ 与公司高层领导和下面经理人员的关系;⑵ 与公司有创造性的技术人员的关系;⑶ 与公司的员工的关系。


第二个案例“研究所里来了个老费”主要涉及个体行为理论,主要问题如下:

1. 针对于老鲍和费士廷的的心理特征描述的较为准确,比如:老鲍喜欢在人都走光后独自留下来。费士廷属于好与人做伴、善交际、喜欢和别人直接交流的特征。但部分同学没有明确指出老费属外倾型性格、老鲍属内倾型性格,

2.对于所长老季的分析就有些差距了,应注意从对领导的要求的角度分析。

标签: 组织行为学
「国开学习吧」:用户COOKIE有效时间30天,收藏网址『guokaixuexi.com』不迷路哦~

相关文章

《组织行为学》第三章 3.1 激励概述

《组织行为学》第三章 3.1 激励概述

3.1 激励概述激励的含义激励指的是鼓舞、指引和维持个体努力指向目标行为的驱动力,它对行为起着激发、加强和推动的作用。受到高度激励的组织员工会努力工作,以实现绩效目标。激励的实质就是通过目标导向,使人...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 2.3 知觉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 2.3 知觉

2.3 知觉知觉是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整个客观事物在大脑中的反映。知觉和感觉一样,它是当前客观现实的直接反映,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具体产物。但是,知觉和感觉是有区别的,这主要表现在它们反映的具体内...

《组织行为学》第四章 群体行为 4.6社会弱势群体的保护与管理

《组织行为学》第四章 群体行为 4.6社会弱势群体的保护与管理

4.6 社会弱势群体的保护与管理社会弱势群体的保护与管理主讲教师:东北财经大学 孙成志 教授弱势群体的保护与管理1、弱势群体的范围与成因弱势群体是指由于某些自然或社会原因而使得其权利处于不利地位的特定...

《组织行为学》第四章 群体行为 本章小结

《组织行为学》第四章 群体行为 本章小结

本章小结组织中的群体是二人或二人以上的集合体,他们遵守共同的行为规范,在情感上互相依赖、在思想上互相影响,而且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群体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志划分成很多类型。人们加入群体是为了安全的需要、情...

《组织行为学》第七章 组织变革与发展 练习案例--利民公司的组织结构变革

《组织行为学》第七章 组织变革与发展 练习案例--利民公司的组织结构变革

利民公司于1991年开创时只是一家小面包房,开设一间商店。到2000年因经营得法,又开设了另外八间商店,拥有十辆卡车,可将产品送往全市和近郊各工厂,公司职工达120人。公司老板唐济简直是随心所欲地经营...

《组织行为学》第五章 领导行为

《组织行为学》第五章 领导行为

本章主要概念:领导、权力、职位权力和个人权力、决策、组织政治行为、领导决策、领导效能、领导行为监控、领导班子结构、领导艺术领导领导是一种影响过程,即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个人作用与特定环境的相互作用的动态...

《组织行为学》第六章 组织设计与文化 6.4 组织文化

《组织行为学》第六章 组织设计与文化 6.4 组织文化

6.4 组织文化组织文化对组织来讲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在组织管理的过程中,如何做好组织文化建设,是一个组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本建设。组织文化的涵义与作用1.组织文化的涵义关于组织文化的涵义,有着多种不同...

《组织行为学》第六章 组织设计与文化	练习案例--工作岗位设计应充分考虑适合职员的自由选择

《组织行为学》第六章 组织设计与文化 练习案例--工作岗位设计应充分考虑适合职员的自由选择

练习案例--工作岗位设计应充分考虑适合职员的自由选择任何人都希望有个满意的职业和岗位。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在一个不喜欢的岗位上干上十年、二十年,甚至一生。这是极不人道的,也不利于调动积极性与创造性...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