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第一次作业讲评

搜答案方法:电脑端按「Ctrl+F」、手机端用「页面查找」功能输入关键词查找。

大家好!平时作业是远程开放教育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完成作业的过程是一个再学习的过程。第一次作业的两个案例主要涉及第1—3章的有关理论和知识。在完成的作业过程中,既要以对书本知识的理解为基础,更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对案例资料的理解,发挥个人创造性思维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我将以往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反馈给大家,以供参考。


第一个案例“王安电脑公司”涉及人性假设理论和激励中的期望理论。存在主要问题如下:

1.基本理论掌握的尚可,就是不能用基本理论恰当地分析王安在管理中是怎样运用人性理论和期望理论的。

2.学员知道用的是自我实现人性假设理论,但对于案例中的具体操作过程,具体到哪一点运用的这个理论,很多学员没有写出确切的内容。应注意从此假设的基本观点出发进行分析。

3.大部分同学都能写出期望理论公式:

M(积极性的高低)=E(期望值)×V(效价)

但结合案例资料分析能力不足。

这个模型中的目标是:以最大努力发挥公司里每一个人的积极性。

这个模型中的变量是:公司对人的尊重、理解和信赖程度。

这个模型中的王安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⑴ 与公司高层领导和下面经理人员的关系;⑵ 与公司有创造性的技术人员的关系;⑶ 与公司的员工的关系。


第二个案例“研究所里来了个老费”主要涉及个体行为理论,主要问题如下:

1. 针对于老鲍和费士廷的的心理特征描述的较为准确,比如:老鲍喜欢在人都走光后独自留下来。费士廷属于好与人做伴、善交际、喜欢和别人直接交流的特征。但部分同学没有明确指出老费属外倾型性格、老鲍属内倾型性格,

2.对于所长老季的分析就有些差距了,应注意从对领导的要求的角度分析。

标签: 组织行为学
「国开学习吧」:用户COOKIE有效时间30天,收藏网址『guokaixuexi.com』不迷路哦~

相关文章

《组织行为学》第七章 组织变革与发展 7.1 组织环境

《组织行为学》第七章 组织变革与发展 7.1 组织环境

7.1 组织环境组织与环境的关系组织环境调节着组织结构设计与组织绩效的关系,影响组织的有效性。因此,我们必须把握住它的特征,明了它的种类,以便有效地改善组织的内外环境,形成更好的组织气候,提高组织效率...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 2.6 价值观与态度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 2.6 价值观与态度

2.6 价值观与态度价值观1、价值观的概念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物、事)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对一个人来说,他认为最有意义和最重要的客观事物,就是最有价值的东西。价值观取...

《组织行为学》第四章 群体行为 4.6社会弱势群体的保护与管理

《组织行为学》第四章 群体行为 4.6社会弱势群体的保护与管理

4.6 社会弱势群体的保护与管理社会弱势群体的保护与管理主讲教师:东北财经大学 孙成志 教授弱势群体的保护与管理1、弱势群体的范围与成因弱势群体是指由于某些自然或社会原因而使得其权利处于不利地位的特定...

《组织行为学》第四章 群体行为 4.5工作团队

《组织行为学》第四章 群体行为 4.5工作团队

4.5 工作团队工作团队主讲教师:东北财经大学 孙成志 教授工作团队工作团队是由少数为达到共同目标、具有互补技能和整套工作指标及方法并共同承担责任的人组成的人群集合。团队是为满足创造性、灵活性和高水平...

《组织行为学》第五章 领导行为 5.5 领导行为的监控与评估

《组织行为学》第五章 领导行为 5.5 领导行为的监控与评估

5.5 领导行为的监控与评估对领导行为监控的方法有哪些?领导者行为监控的方法可分为事前监控、实时监控和事后监控,具体可以采用下列方法追究领导的失责行为:引咎辞职、问责制弹劾制。如何对领导行为进行监控?...

《组织行为学》第三章 激励

《组织行为学》第三章 激励

本章主要概念:激励的含义、激励机制、自我实现、保健因素、激励因素、期望值、效价、挫折、强化激励的含义激励指的是鼓舞、指引和维持个体努力指向目标行为的驱动力,它对行为起着激发、加强和推动的作用。受到高度...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 2.3 知觉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 2.3 知觉

2.3 知觉知觉是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整个客观事物在大脑中的反映。知觉和感觉一样,它是当前客观现实的直接反映,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具体产物。但是,知觉和感觉是有区别的,这主要表现在它们反映的具体内...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 2.1 人的行为分析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 2.1 人的行为分析

2.1 人的行为分析尽管个体行为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我们也该认识到,个体行为也带有一些普遍特征,这些特征表现为:(1)行为的自发性。(2)行为的因果性。(3)行为的主动性。(4)行为的持久性。(5)行...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