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原理》第八章 政治意识形态的含义  

搜答案方法:电脑端按「Ctrl+F」、手机端用「页面查找」功能输入关键词查找。

(一)政治意识形态的含义   

意识形态是一种具有行动取向的信念体系,一种指导和激发政治行为的综合性的思想观念。这种观念由一系列概念、价值和符号所组成,从总体上表达了对人性的看法,对人类行为的批评,对应然问题的阐释,以及对正确安排社会、经济和政治生活的意见。 那么,政治意识形态具有什么作用?用《现代政治意识形态》作者Andrew Vincent教授的话说,一方面,它使某种行为和安排合法化;另一方面,使人们在某种目标下凝聚和团结起来。意识形态作为一种“观念的力量”,它是一种社会改造方案,也是一种行动计划。它之所以能够发挥重要作用,是由于它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性:   

(1)它对现存秩序表达不满,提出批评。   

(2)它提供未来理想的模式。   

(3)它指出政治变迁如何发生,指明人们应该如何改变现实。   

所有的意识形态都从自己的世界观出发,批评现实社会,从而说明自己观点的道义性、合理性和合法性。同时,根据自己的价值取向,提出一个理想社会的目标,并唤起人们为这个理想目标去行动。历次重大政治运动和现实的政治实践都为意识形态所发挥的作用作了很好的注解。


标签: 政治学原理
「国开学习吧」:用户COOKIE有效时间30天,收藏网址『guokaixuexi.com』不迷路哦~

相关文章

 《政治学原理》第三章 “公权”与“私权”划分的含义与性质

《政治学原理》第三章 “公权”与“私权”划分的含义与性质

(一)“公权”与“私权”划分的含义与性质1、“公权”与”私权“的定义“公权”即指公共权力,首先表现为政治权力。公共权力指的是公共行为主体对公共性为客体的制约能力和力量。“私权”即指公民权利。公民权利首...

《政治学原理》第二章 中国政治研究的历史过程

《政治学原理》第二章 中国政治研究的历史过程

中国古代关于政治的研究主要围绕君主的“治国之道”而展开。1 、儒家:“礼治”、“德治”为主要内容,其核心是“仁政”,主张为政以德,修己治人,即,以道德教化、修身养性来实行统治,反对以苛政、刑律治天下。...

 《政治学原理》第十章 民主和平转变的一般条件

《政治学原理》第十章 民主和平转变的一般条件

(三)民主和平转变的一般条件发展政治学研究表明,民主不一定促成经济发展和繁荣,但经济发展和繁荣可能促进民主发展。“只要人民富足起来,民主是他们可能要求的东西之一”。那么,经济发展如何促进政治民主化?经...

《政治学原理》第九章 政治稳定与政治制度化

《政治学原理》第九章 政治稳定与政治制度化

(二)政治稳定与政治制度化政治制度化是指政治秩序逐步建立制度,依据制度运作的过程。它体现了是政治生活的规范、稳定和有序,是一个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政治稳定与政治制度化有着密切的关联,一般说来,政治制...

 《政治学原理》第六章 实现政治合法性的途径

《政治学原理》第六章 实现政治合法性的途径

(四)实现政治合法性的途径1、建立政治共识。政治共识的统一是政治合法性的根本所在,它是人们在政治合作中对于合作方式以及合作剩余分割的基本观念,也是人们对于政治正义的认识。在政治共识这一问题上,古代社会...

《政治学原理》第八章 政治社会化的途径

《政治学原理》第八章 政治社会化的途径

(二)政治社会化的途径  1、家庭家庭是政治社会化的第一个途径。儿童时代的经历和影响对一个人一生的政治态度十分重要,而家庭正是一个人最初的、影响最为直接的政治社会化媒介。 许多研究表明,家庭环境,尤其...

《政治学原理》第七章 政治参与的主要方式

《政治学原理》第七章 政治参与的主要方式

(二)政治参与的主要方式1、政治投票政治投票是公民个人在竞争性的政策或候选人之间或在其他有争议的政治问题面前表示其政治偏好或政治态度的一种政治行为方式。2、政治结社政治结社是指具有共同政治目的的公民为...

《政治学原理》2019秋期末综合练习与答案(3)

《政治学原理》2019秋期末综合练习与答案(3)

政治学原理2019秋期末综合练习与答案(3)一、论述题1、试评述历史上有代表性的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2、试述中国传统政治研究的特点。3、试述划分“公权”与“私权”的意义。4、试述政治权力的特性。5、试...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