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原理》第六章 “善治”的精神

搜答案方法:电脑端按「Ctrl+F」、手机端用「页面查找」功能输入关键词查找。

(二)“善治”的精神

善治即良好的治理,它是治理所应追求的目标。学者们对善治并没有一致认可的理论主张与实践模式,每个学者的概括又不尽一致。但总体上而言,善治在精神上仍有相统一之处,这种精神就是契约观念和效率精神。

1、契约观念

契约观念意味着政府在治理过程中不是以一个权威的身份参与治理,而是以与其他团体、公民平等的身份去参与,与它们协商合作,共同治理。这一契约观念包含这几个要素:

第一,自愿。契约观念的首要条件就是自愿,它是人们缔约的起点。在法律看来,一个被迫订立的合同在法律上是无效的。这一观念应用于治理中,具有如下扩展性的含义:(1)治理主体参与的平等性。在治理活动中,政府或者其他治理主体必须尊重人们的意愿,而不能以某种独自坚持的理由替别人做出抉择。政府在社会事务的管理中,就不能像原来的那种中立的和强制的主体那样行政,而应该平等地参与。公共政策目标的达成,对于社会团体和公民来说也不能仅仅是义务,而更多地是一种自愿的认同和参与。(2)对自愿原则的坚持还意味着政府的有限性。在治理中,自愿原则指明,他人拥有的正当权利就构成了你运用权力的外部限制,你须求得别人的同意,才能使用别人的资源。从这个意义上讲,国家没有进行强制性干预的权利。将自愿原则运用到社会事务中去,政府的权威便有一定的限度,而不是包揽一切。

第二,一致同意。契约是一种达成一致同意的行为,运用到治理中去,就要求行动的各方对于行动要达成共识。一致同意是行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自愿的合作来说,没有一种共同的先在承诺是不可想象的。而且在契约论看来,一种公正的规则必须是一致同意的。布坎南认为,在确立各种规则时,必须要征得参与者的同意,所谓“同意限定公正”。

第三,责任性。在契约中,当事人对自己所做的承诺都担有义务。承诺责任用在公共管理中,它特别地指与某一特定职位或机构相连的职责及相应的义务。责任性意味着管理人员及管理机构由于其承担的职务而必须履行一定的职能和义务。公职人员和管理机构的责任性越大,表明善治的程度越高。

第四,公开性或者说透明性。“强调政治原则的公开性正是契约论的特点”。公开性指每一个公民都有权获得与自己的利益相关的政府政策的信息,这些政治信息必须能够及时通过各种传媒为公民所知,以便公民能够有效地参与公共决策过程,并且对公共管理过程实施有效的监督。公开性愈高,善治的程度也愈高。

2、效率精神

善治提倡有效率的治理,它对效率的强调则不局限于管理效率,同时还关注制度本身的效率。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涵:

第一,管理效率,即指管理的成本与效果的比较。在政策执行方面,它有两方面的基本意义,一是管理机构设置合理,管理程序科学,管理活动灵活;二是最大限度地降低管理成本。善治概念与无效的或低效的管理活动格格不入。善治程度越高,管理的有效性也就越高。

第二,制度效率。管理效率主要关注在既定制度模式下,特定管理行为的成本与收益分析。而制度效率则是将两种不同的制度进行比较,分析这两种制度对于经济、社会的影响。制度效率比较的对象十分广泛,可以是政府与市场的比较,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的比较,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的比较。善治所关注的,不仅仅是某一特定治理行为本身的效率,更关注某种制度的影响。善治要求对效率的衡量必须放在大的环境中全盘平衡,综合考虑,从而得出效率高低的评价。

第三,回应性。回应性是责任性在效率问题上的体现。它的基本意义是,公共管理人员和管理机构必须对公民的要求做出及时的和负责的反应,在必要时还应当定期地、主动地向公民征询意见、解释政策和回答问题。回应性越大,善治的程度也就越高。


标签: 政治学原理
「国开学习吧」:用户COOKIE有效时间30天,收藏网址『guokaixuexi.com』不迷路哦~

相关文章

《政治学原理》第八章 政治社会化的含义

《政治学原理》第八章 政治社会化的含义

(一)政治社会化的含义政治文化是通过学习和传播而延续的,政治文化的学习和传播过程被政治学称之为政治社会化过程。对于个人来说,政治社会化是其学习政治知识和技能、认识政治现象、形成政治价值和政治态度的过程...

《政治学原理》第五章 市民社会的意义

《政治学原理》第五章 市民社会的意义

(二)市民社会的意义1、多元的市民社会是“多元民主”的社会载体现代民主是一种“多元民主”,这种多元的民主以社会权力的多中心和组织的多元化为特征。而一个多元的市民社会按照不同的职业、利益要求、生活志趣、...

《政治学原理》第二章 中国政治研究的历史过程

《政治学原理》第二章 中国政治研究的历史过程

中国古代关于政治的研究主要围绕君主的“治国之道”而展开。1 、儒家:“礼治”、“德治”为主要内容,其核心是“仁政”,主张为政以德,修己治人,即,以道德教化、修身养性来实行统治,反对以苛政、刑律治天下。...

《政治学原理》第三章 权力与政治权力

《政治学原理》第三章 权力与政治权力

(一)权力与政治权力从政治学的角度讲,权力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是一个人让另一个人按其吩咐做事的能力,是一套执行政策和决定的能动的工具。罗斯金的定义从以下几个方面界定了权力:首先,权力是一种关系,是...

《政治学原理》第七章 政治参与的主要方式

《政治学原理》第七章 政治参与的主要方式

(二)政治参与的主要方式1、政治投票政治投票是公民个人在竞争性的政策或候选人之间或在其他有争议的政治问题面前表示其政治偏好或政治态度的一种政治行为方式。2、政治结社政治结社是指具有共同政治目的的公民为...

 《政治学原理》第五章 市民社会的含义

《政治学原理》第五章 市民社会的含义

(一)市民社会的含义从广义而言,市民社会是指一个国家或政治共同体内的一种介于“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广阔领域,它由相对独立而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组织和团体所构成,这些组织和团体包括政党组织、家庭组织、宗教...

 《政治学原理》第八章 政治文化的含义

《政治学原理》第八章 政治文化的含义

(一)政治文化的含义政治文化是一个非常近期的概念,它的提出不过是20世纪50年代的事情。当代政治文化研究起始于美国政治学家阿尔蒙德。1956年,阿尔蒙德在美国《政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比较政治体系”,...

《政治学原理》第五章 社团组织的类型

《政治学原理》第五章 社团组织的类型

(二)社团组织的类型在目前的政治研究中,人们一般把政治社团组织分为三大种类:即社区性团体、制度性团体和协会性团体。  1、社区性团体社区性团体的最大特点是,它是自然形成的一种社会组织或团体,也就是说,...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