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原理》第四章 国家结构形式

搜答案方法:电脑端按「Ctrl+F」、手机端用「页面查找」功能输入关键词查找。

(三)国家结构形式

国家结构形式是国家的中央权力机关与地方权力机关、整体与局部之间关系的构成方式,它是中央权力与地方权力的关系在国家组织结构形式和原则上的体现。

在政治学中,区分国家结构形式的类型,主要根据如下情况和标准:

(1)国家主权是由中央政权独享受,还是由中央政权与地方政权分享;

(2)中央和地方权力来源的不同:是中央权力授权给地方权力,还是地方权力委托权力给中央权力;

(3)中央与地方如何划分各自的权力,是依据双方确定的规则还是以一方意志为依据。根据这些因素和标准,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可以分为单一制和复合制。

在政治学中,区分国家结构形式的类型,主要根据如下情况和标准:

1、单一制

单一制国家是由若干行政区域或自治区域组成的统一主权国家。单一制国家的基本特点在于:

(1)国家具有统一的宪法及其他基本法律;

(2)国家具有统一的立法、行政和司法体系;

(3)国家具有统一的中央政权机关,最高国家权力归中央掌握;

(4)全国行政单位和自治单位按地域划分,各地域的地方权力必须受中央权力的统辖;

(5)国民具有统一的国籍;

(6)由中央机关统一行使外交权,地方行政单位和自治单位对外不具有独立性,因而不具有独立的外交权。

由此可见,单一制国家中中央权力机关掌握着主要的和统一的政治权力,并统辖着地方权力。地方权力与中央权力之间是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

我国是单一制国家。除了我国之外,当代的日本、法国等也实行单一制。

2、复合制

复合制国家是由若干独立的国家或政治实体(如共和国、州、盟、邦)等通过某种协议而组成的联合体。按照其联合程度不同,复合制国家又有联邦制和邦联制之分。

联邦制又称为联盟国家,一般由两个以上的政治实体(州、共和国、邦)结合组成。联邦制国家的特点在于:

(1)国家具有最高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行使国家最高政治权力。各联邦组成单位也有自己独立的立法、行政、司法机关,这些机关与中央机关之间没有隶属关系,它们在各自的行政区域内行使政治权力;

(2)国家有统一的宪法和基本法律,但是,在国家统一宪法和基本法律范围内,各联邦组成单位又有自己的宪法和法律;

(3)国民既有联邦国籍,又有组成联邦单位的国籍;

(4)在对外关系方面,联邦是国际政治中的主权国家,中央政府拥有外交权。不过,各联邦组成单位也有一定的对外交往独立性,可以在联邦宪法允许范围内,与外国政府就某些次要事项签约,有些联邦国家的组成单位还可以以独立资格加入国际组织。

当今世界实行联邦制的国家主要有美国、德国等。

邦联制实际上是一种国家的联盟,它是若干独立的主权国家为了特定目的而组成的联盟体。邦联制国家的特点主要是:

(1)各成员国都是独立的主权国家,相互之间是平等的,不存在彼此隶属和制约关系,而且只是在某些方面采取程度不同的一致行动;

(2)邦联本身不是主权国家,邦联一般不设有统一的最高权力机关,没有统一的军队、赋税和国籍;

(3)邦联设有邦联成员国的协商机关,其成员主要由各成员国的政府首脑担任,其职能主要是协商成员国之间的共同事宜;

(4)邦联成员国之间的共同活动以各方共同签字的条约为基础。

由此可见,邦联制国家实际上并非完全意义上的国家,而只是一种松散的国际组织。当今的欧洲共同体、东南亚国家联盟等都是邦联的具体组织。

标签: 政治学原理
「国开学习吧」:用户COOKIE有效时间30天,收藏网址『guokaixuexi.com』不迷路哦~

相关文章

 《政治学原理》第六章 实现政治合法性的途径

《政治学原理》第六章 实现政治合法性的途径

(四)实现政治合法性的途径1、建立政治共识。政治共识的统一是政治合法性的根本所在,它是人们在政治合作中对于合作方式以及合作剩余分割的基本观念,也是人们对于政治正义的认识。在政治共识这一问题上,古代社会...

《政治学原理》第八章 政治意识形态的定位和分布

《政治学原理》第八章 政治意识形态的定位和分布

(二)政治意识形态的定位和分布迄今为止,世界上存在许多意识形态,运用简化的标准,可以为世界上存在的各种意识形态排序,从而看出它们的分布状态。根据各主要意识形态的观点和政治态度,我们可以把它们划分为左派...

 《政治学原理》第六章 “善治”的精神

《政治学原理》第六章 “善治”的精神

(二)“善治”的精神善治即良好的治理,它是治理所应追求的目标。学者们对善治并没有一致认可的理论主张与实践模式,每个学者的概括又不尽一致。但总体上而言,善治在精神上仍有相统一之处,这种精神就是契约观念和...

《政治学原理》第六章 善治模式的特征

《政治学原理》第六章 善治模式的特征

(四)善治模式的特征1、善治模式的主体未必是政府也无须依靠国家的强制力量来实现。一直以来,公共权力中心的唯一性被默认为是一个不可更迭的原则,但是善治理论却使公共权力中心多元化。除了政府之外,各种机构只...

《政治学原理》第二章 中国传统政治研究的基本特点

《政治学原理》第二章 中国传统政治研究的基本特点

在中国政治研究的历史中,儒家思想居于主导地位。儒家的政治思想以研究君主的“治国之道”为核心,以处理君臣关系、君民关系为线索,形成了一套将政治研究与伦理道德相结合的研究思路:即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

《政治学原理》第十章 民主化的三次浪潮

《政治学原理》第十章 民主化的三次浪潮

(二)民主化的三次浪潮第一波民主化起源于美国革命和法国革命。美国大约在1928年开始了第一波的民主化,在以后的数十年中,其他国家也逐渐扩展了选举范围,确立了总理(首相)和内阁对议会负责的制度。瑞士、英...

《政治学原理》第二章 现代时期:被称为“理性主义”政治学时代

《政治学原理》第二章 现代时期:被称为“理性主义”政治学时代

(三)现代时期:被称为“理性主义”政治学时代(1)研究主题:关于民族国家的理论(国家学说)。(2)理论内容和方法:理性主义的政治学说。以人本主义为指导,摆脱神学思维的影响,恢复了西方文化的世俗性;以个...

《政治学原理》第三章 我国公民政治权利的保障机制

《政治学原理》第三章 我国公民政治权利的保障机制

(三)我国公民政治权利的保障机制1、自由权利保障机制(1)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公民自由权利的体现,人民代表代表人民行使权力,是公民自由意志表达的媒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能够最大限度的动...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