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程》第一次形考辅导
交通工程第一次形考辅导
1、我国现有道路体系根据其功能和服务范围可分为公路和城市道路两大类。公路按其重要性和使用性质又可划分为:国家干线公路(简称国道)、省干线公路(简称省道)、县公路(简称县道)以及专用公路等。除了以上行政管理划分方法外,根据其技术要求,还可以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和四级公路。按照道路在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等,城市道路分为四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2、随着我国机动车拥有量的持续增加,现有的道路已经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尤其是在部分省会城市,交通问题愈演愈烈,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城市边界弱化,交通需求激增;机动车拥有量增速过快,路网容量偏低,停车困难;遵章出行意识薄弱,交通事故频频发生;城市路网结构不合理,交通布局与交通发展不适应,缺乏整体发展战略;交通管理科技水平低下,智能化水平不够高。
我国近期交通工程学需重点关注以下方面:综合交通运输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应用计算机技术模拟和辅助管理交通工程;交通协调设计研究;交通应急疏散及管理研究;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交通系统的研究;车联网与智慧交通系统的研究;基于大数据的个性化的交通服务研究。
3、交通调查是指通过统计、实测与分析判断,掌握交通状态发展趋势及有关交通现象的工作过程。
4、延误是由于道路与环境条件、交通干扰以及交通管理与控制设施等驾驶员无法控制的因数所引起的行程时间损失,以s/辆或min/辆计。
5、行车时间指汽车沿一定路线在实际交通条件下从一处到达另一处行车所需的总时间(包括停车和延误)。
6、行程车速又称区间车速,是车辆行驶路程与通过该路程所需的总时间(包括停车时间)之比。
7、交通流密度是指某一瞬间内单位道路长度上的车辆数目,一般用车辆/km表示。
8、机动车可以分为汽车,挂车和汽车列车三大类。
9、汽车的基本性能指标有动力性,制动性能,通过性,操纵稳定性,平顺性,环保性。
10、典型的路网布局有三角形,并列形,放射形,树杈形。
11、影响车速变化的因素有驾驶员的影响,车型的影响,道路的影响,交通条件的影响,环境的影响。
12、地点车速测定常用的方法有人工测速法,雷达测速法,自动计数器测速法,录像法。
13、交通工程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工程技术科学诞生于1930年。
14、一周内日交通量的变化简称周变。
15、由各种交通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干扰而引起的延误称为运行延误。
16、从行驶某一区间所需时间(不包括停车时间)及其区间距离求得的车速称为行驶车速。
17、基本延误由交通控制装置所引起的延误,是与道路交通量多少及其他车辆干扰无关的延误。主要发生在交叉口、交通信号、停车标志、让路标志和铁道口等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