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问题库 专题二 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搜答案方法:电脑端按「Ctrl+F」、手机端用「页面查找」功能输入关键词查找。

专题二 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如何准确理解“物质”的内涵?

第一,恩格斯曾经指出,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任何具体的物质存在都是个别的,物质范畴则是一般,物质一般存在于物质个别之中,是从物质个别中抽象出来的。比如,马和白马。“白马”是具体的、个别的,而“马”是一般的。

第二,列宁在恩格斯的基础上,对物质概念作了全面的科学的规定:“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第三,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从客观存在着的物质世界中抽象出了万事万物的共同特性——客观实在性。所谓物质,就是不依赖于人类的意识而存在,并能为人类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所谓物质范畴,就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如何科学理解“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第一,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恩格斯说:“运动,就它被理解为物质的存在方式、物质的固有属性这一最一般的意义来说,涵盖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变动直到思维。”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

第二,相对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具体包括两种状态:空间的相对位置暂时不变和事物的根本性质暂时不变。

第三,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对立统一的关系。

正确认识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就是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在认识客观世界、尊重客观规律的同时,还总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去确定反映什么、不反映什么,以及怎样反映,从而表现出主体的选择性。人的整个实践过程,就是围绕意识活动所构建的目标和蓝图来进行的。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人的意识不仅采取感觉、知觉、表象等形式,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和选择建构,在思维中构造一个现实中所没有的理想世界。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不限于从实践中形成一定的思想,形成活动的目的、计划、方法等观念的东西,更重要的在于以这些观念的东西为指导,通过实践使之一步步变为客观现实。

第四,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现代科学和医学实验证明:意识、心理因素能够对人的行为选择和健康状况产生重要影响。俗话说的“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多少反映了这个道理。

如何理解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人类社会是否具有物质性,是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长期没有得到正确解决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唯物主义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的,但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旧唯物主义把历史过程看成是人的主观意志的产物,因而得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错误结论,成了不彻底的“半截子”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将唯物主义真正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认为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实践性是社会生活的本质,人类社会统一于物质。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

第一,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人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从自然界分化出来,并不意味着脱离了物质世界。人的生命形态和生命活动仍然是物质的,人赖以生存的全部生活资料也只能取之于物质世界,离开了一定的物质自然环境,人类社会就不可能存在和发展。

第二,人类获取生活资料的活动是物质性的活动。人类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如果仅仅停留在意识或思想的范围内,人类是无法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

第三,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生产关系是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关系。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构成了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如何认识联系的“普遍性”?

联系的普遍性有三层含义:

第一,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也就是说,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

第二,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联系之中。

第三,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任何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交互作用之中。

第四,事物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来实现的,是通过中间性的联系和过渡性环节而实现的。基本环节包括内容与形式、本质与现象、原因与结果、必然与偶然、现实与可能。

为什么说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这是因为:

第一,新事物之所以新,是因为有新的要素、结构和功能,它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旧事物之所以旧,是因为它的各种要素和功能已经不适应环境和客观条件的变化,走向灭亡就成为不可避免的。

第二,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它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适应新条件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这也正是新事物在本质上优越于旧事物、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原因所在。

正确理解矛盾的“统一性”

第一,同一性的基本含义。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第二,矛盾的同一性的作用。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一是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发展是在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

二是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三是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事物之所以能够转化,是由于事物内部矛盾双方具有相互贯通的关系。

正确理解矛盾的“斗争性”

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第一,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髙、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第二,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矛盾双方的相互排斥和否定促使旧的矛盾统一体破裂,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旧事物发展为新事物。

如何认识“量变与质变”的相互渗透?

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这一关系主要表现在:

第一,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比如说,一个苹果存放时间长了,会慢慢的腐烂。这里的部分腐烂,其实就是部分质变。

第二,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构成了事物的发展过程。量变质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正确把握“否定”的内容

事物内部都存在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肯定因素是维持现存事物存在的因素,否定因素是促使现存事物灭亡的因素。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

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

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

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国开学习吧」:用户COOKIE有效时间30天,收藏网址『guokaixuexi.com』不迷路哦~

相关文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问题库 专题四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问题库 专题四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专题四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一正确理解社会存在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产方式。第一,自然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永恒...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问题库 专题五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问题库 专题五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专题五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一剩余价值理论在知识经济时代是否已经过时?在知识经济时代,剩余价值理论是否已经过时?答案毫无疑问是否定的。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认为,人的活动是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问题库 专题七 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问题库 专题七 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

专题七 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一马克思、恩格斯如何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马克思、恩格斯适应社会的需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实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奠定了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问题库 专题三 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问题库 专题三 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

专题三 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一如何认识实践的自觉能动性?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具有自觉能动性。与动物本能的、被动的适应性活动不同,人的实践活动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目的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问题库 专题六 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问题库 专题六 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

专题六 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一垄断是否消灭了竞争?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和激烈。这是因为:第一,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竞争是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垄断产生以后,不但没有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问题库 专题一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问题库 专题一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

专题一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者所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

国开学习网[0501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考核说明

国开学习网[0501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考核说明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考核说明一、有关说明1.考核对象国家开放大学开放教育本科所有专业学生。国开学习网[0501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形考1-8专题测验答案2.启用时间2022年春季正式启用,20...

2023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终考大作业 试题ABC答案

2023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终考大作业 试题ABC答案

2023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终考大作业 试卷答案大作业说明答题要求1. 本门课程共有三套题,请选择其中的一套试卷且只能选择一套试卷作答。1139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23春+试题A一、论述题...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