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问题库 专题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发展战略
专题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发展战略
一正确认识新时代“两步走”战略安排的内涵要求
正确认识新时代“两步走”战略安排的内涵,需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提前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时间。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时间提前了15年。做出这个安排,符合实际。据测算,按照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5%计算,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90万亿元,人均达到1万美元。到2035年,按照年均增长5%,汇率不变的情况下,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20.6万元,约合3万美元,有把握达到那时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有把握基本实现现代化。
第二,提升了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我们党原定的是,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十九大提出,到本世纪中叶,要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很显然,这不仅是量的提升,更是质的飞跃。而且,党的十九大还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相吻合,体现了伟大事业与伟大梦想的有机统一。
第三,提高了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党的十九大突出强调,到2035年要使我国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要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而拓展和深化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涵和外延。
第四,十九大提出的“两步走”的战略安排,没有提出具体的“翻番”这类的指标。这说明我国经济增长已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在新时代必须强调科学发展,贯彻新的发展理念,推动党和事业全面发展。
二如何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国家创新体系是决定国家发展水平的基础,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就必须大力加强国家创新体系能力建设,系统打造我国战略科技力量。
第一,在重大创新领域布局国家实验室,建设体现国家意志、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战略科技创新基地。
第二,聚焦能源、生命、粒子物理等领域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上海张江、安徽合肥、北京怀柔3个综合性科学中心。
第三,优化整合国家科研基地和平台布局,围绕国家战略和创新链进行布局,推动科技资源开放共享。
第四,按照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要求推动技术创新,建设一批引领企业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支持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培育一批核心技术能力突出、集成创新能力强的创新型领军企业。
三建设高端科技创新人才队伍
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
第一,加大高端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加强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高水平创新团队的选拔和培养。
第二,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和培养具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对青年人才开辟特殊支持渠道。
第三,造就一大批具有全球战略眼光、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人才队伍,依法保护企业家的创新收益和财产权。
第四,继续加大海外人才引进力度,面向全球引进首席科学家等高层次创新人才,实现精准引进。
第五,大力推进创新教育,提升全社会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造就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
四如何加快建设现代农业?
习总书记强调,没有农业现代化,国家现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推进农业现代化,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第二,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三大体系包括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
第三,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第四,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五围绕区域协调发展,具体应落实哪些任务?
紧紧围绕区域协调发展中心,应具体落实的各项任务有:
第一,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
第二,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
第三,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
第四,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
第五,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
第六,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
第七,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
第八,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第九,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第十,加快边疆发展,确保边疆巩固、边境安全。
六走军民融合道路的必要性
第一,走军民融合的道路,源于我们党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思想,是为了更好地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有机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中,达到双重效益。
第二,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国防经济与社会经济、军用技术与民用技术的结合面越来越广、融合度越来越深,军队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化作战对经济、科技和社会的依赖性空前增强。未来的信息化战争是多维战场的对抗,从军事领域延伸到经济、信息、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融合的步子越快,就越能赢得发展先机;融合的程度越深,就越能增加获胜把握。
第三,坚持军民融合,既有利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从经济建设中获得更加深厚的物质支撑和发展后劲,也有利于经济建设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中获得更加有力的安全保障和技术支持,因而既是兴国之举又是强军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