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问题库 专题四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

搜答案方法:电脑端按「Ctrl+F」、手机端用「页面查找」功能输入关键词查找。

专题四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

如何认识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历史必然性

全面认识和把握新常态,需要从时间和空间的大角度审视我国发展。

从时间上看,新常态是我国不同发展阶段更替变化的结果。党的十八大之后,我国面临着经济发展速度换挡节点、面临着经济发展结构调整节点、面临着经济发展动力转化节点。

从空间上看,2014年,我国货物出口占世界总额的比重达到12.3%,从一些世界贸易大国的实践看,这意味着我国出口增速拐点已经到来,我国出口优势和参与国际产业分工模式面临新挑战。

这一切就要求我们必须把经济增长动力更多放在创新驱动和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上。从时空两方面看,我国发展环境、条件、任务、要求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二)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第一,增长速度要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

第二,发展方式要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

第三,经济结构调整要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

第四,发展动力要从主要依靠投资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

正确理解供给侧结构改革

第一,供给和需求是对立统一的,在当前和今后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供给和需求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供给侧。事实说明,我国不是需求不足,或是没有需求,而是需求变了,供给的产品没有跟上,导致消费能力外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供给侧发力,实现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

第二,供给侧结构改革,既强调供给又关注需求,既突出发展社会生产力又注重完善生产关系,既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既着眼当前又立足长远。

第三,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总之,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根本,就是要使我国供给能力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内涵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内涵有:

第一,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体现在国家根本性质上,就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体现在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上,就是人民通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第二,国家建立健全法律制度和体制机制,保证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第三,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

第四,国家制定实施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必须体现人民意志、尊重人民意愿、得到人民拥护,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第五,国家各方面事业和各方面工作,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如何认识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必须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的问题?

统一战线是一致性和多样性的统一体,二者是历史的、具体的、发展的,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关键是要坚持求同存异。

第一,要不断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包括巩固已有共识、推动形成新的共识,这是基础和前提。

第二,要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包容差异。对危害中国共产党领导、危害我国社会主义政权、危害国家制度和法治、损害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问题,必须旗帜鲜明反对。对其他各种多样性,要尽可能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总目标指明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正确方向,即要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的性质和方向,毫不动摇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总目标明确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总抓手,即建设中国特色主义法治体系。

准确把握深化依法治国实践的重点任务

深化依法治国实践的重点任务有:

第一,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提高立法质量。

第二,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推进依法行政,推动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确保2020年基本建成法治政府。

第三,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要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第四,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正确认识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挑战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但同时要看到,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斗争形式错综复杂,斗争十分尖锐,主要表现有:

第一,社会思想意识复杂多样、相互交织。目前,各种思想多样杂陈、各种力量相互发声成为常态。比如,西方的“宪政民主”、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仍然伺机冒头,妄图挑战马克思主义,攻击否定党的领导和我国政治制度。

第二,社会主流价值遭遇市场逐利性的挑战。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在一定范围内滋长蔓延,道德失范、唯利是图、低俗庸俗媚俗等行为现象屡屡突破公序良俗底线,对弘扬社会主流价值观带来消极影响。

第三,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发生深刻变化,随着新媒体技术快速发展,网络往往成为负面舆情发酵、错误思想传播的策源地和放大器,大大增加了舆论引导和内容管理的难度。

第四,各种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国渗透遏制。敌对势力一直把我国发展壮大视为对西方价值观和制度模式的威胁,各种敌对势力对我西化分化的图谋依然存在。

如何理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

党的十九大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

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实现什么样的目标,人是决定性因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说到底是人的思想建设、灵魂建设,聚焦的是造就具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建设者。这样的时代新人,应当在有自信、尊道德、讲奉献、重实干、求进取等方面,有新风貌、新姿态、新作为。

要进一步探索把握时代新人的标准和要求,把“培育什么样的价值观”同“培养什么样的人”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不断深化和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正确认识文艺和人民的辩证关系

正确认识文艺和人民的辩证关系,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人民需要文艺。随着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人民对包括文艺作品在内的文化产品的质量、品位、风格等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文艺各领域应该紧跟时代步伐,把握人民的需求,创作出更高质量的作品,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

第二,文艺需要人民。人民生活是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人民的需求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所以,文艺工作者应该向人民虚心学习,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

第三,文艺要热爱人民。文艺工作者要想有所成就,必须深入群众、深入生活,在人民中体悟生活本质、吃透生活底蕴,创作出激荡人心的优秀作品。

精准脱贫需要解决的四个问题

第一,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要把真正的贫困人口搞清楚,找到致贫的真正“原因”,有的放矢,做到扶真贫、真扶贫。

第二,解决好“谁来扶”的问题。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坚持大扶贫格局,健全东西部协作和党政机关、部队、人民团体、国有企业定点扶贫机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晰、任务到人、考核到位。

第三,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根据各地区贫困的具体情况,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即发展生产脱贫一批,异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坚持既不降低标准,也不抬高标准。

第四,解决好“如何退”的问题。要加快建立反映客观实际的贫困县、贫困户退出机制,努力做到精准脱贫。把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作为脱贫攻坚重点,支持贫困地区加快发展。

十一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

社区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治理的中心必须落实到城乡、社区。为此,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要加强社区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

第二,完善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尽可能把资源、服务、管理放到基层,使基层有职有权有物,更好地为群众提供精准有效的服务和管理。

第三,加强城市常态化管理,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促进人口有序流动。

第四,加强农村社会治理,主动从源头化解农村社会矛盾,争取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十二如何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第一,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自然界是人类社会产生、发展的基础,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不能盲目地凌驾于自然之上。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第二,生态兴则文明兴 生态衰则文明衰。古今中外的事实表明,人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只有尊重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

第三,环境就是民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决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

第四,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努力建设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中国。


「国开学习吧」:用户COOKIE有效时间30天,收藏网址『guokaixuexi.com』不迷路哦~

相关文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问题库 专题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发展战略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问题库 专题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发展战略

专题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发展战略一正确认识新时代“两步走”战略安排的内涵要求正确认识新时代“两步走”战略安排的内涵,需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提前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时间。把基本...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问题库 专题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问题库 专题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专题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一取得历史性变革和历史性成就的原因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之所以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其主要原因在于:第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斗的结果。...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问题库 总论 新时代的行动指南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问题库 总论 新时代的行动指南

总论 新时代的行动指南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诞生的历史必然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出现新情况新变化;新情况新变化提出新课题,新课题催生新理论。(一)新时代的新情况新变化第一,党的十...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问题库 专题九 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问题库 专题九 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专题九 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一新型国际关系的主要内容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中国倡导建立相互尊重、公平正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问题库 专题五 “四个全面”吹响“集结号”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问题库 专题五 “四个全面”吹响“集结号”

专题五 “四个全面”吹响“集结号”一如何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中的“全面”?“全面”讲的是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第一,全面小康,覆盖领域要全面,是“五位一体”全面进步的...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问题库 专题三 “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基本方略”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问题库 专题三 “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基本方略”

专题三 “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基本方略”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鲜明主题,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问题库 专题七 “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问题库 专题七 “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

专题七 “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一准确把握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方针原则第一,贯彻这一方针,要正确理解和把握“一国”和“两制”的关系。“一国”是“两制”的前提,“两制”从属和派生于“一国”,并统...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问题库 专题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党的建设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问题库 专题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党的建设

专题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党的建设一“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具体要求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围绕这一任务,具体要求有:第一,全党同...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