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数据库基础与应用》第三章 3-5-2:第三范式规范化举例

搜答案方法:电脑端按「Ctrl+F」、手机端用「页面查找」功能输入关键词查找。

3-5-2:第三范式规范化举例

例1:设一个关系为SDH=(学号,姓名,性别,籍贯,系号,系名,系地址,系电话),每个学生只能属于一个系,一个系有许多学生,每个系有对应的系号、系名、系地址和系电话,每个学生有对应的姓名、性别和籍贯。SDH关系的具体实例如下表1所示。

表1 SDH关系

学号姓名性别籍贯系号系名系地址系电话
J001张新江苏X01计算机5号楼78264315
J002刘民上海X01计算机5号楼78264315
D001王亮江西X02电子3号楼78265020
G005王京江西X04经管6号楼75320011
D006赵华陕西X02电子3号楼78265020
H002孙平河南X08化学9号楼65002033
J008陈宇上海X01计算机5号楼78264315
C004黄明山东X06财会6号楼75325424

最小函数依赖集:根据SDH关系模式和所给的语义,可得到该关系的最小函数依赖集FD为:

FD={学号→姓名,学号→性别,学号→籍贯,学号→系号,系号→系名,系号→系地址,系号→系电话}

侯选码:由学号可以直接决定姓名、性别、籍贯、系号等属性,同时学号传递决定系名、系地址、系电话等属性,学号是该关系的一个候选码,用它作为该关系的主码。由于该关系是单属性候选码,自然满足第二范式。

存在传递依赖:存在着系的各属性对学号的传递依赖。

数据冗余:对于同一个系的每个学生元组,其系名、系地址、系电话都要被存储一次,显然是冗余的。

插入异常:当新成立一个系,但暂时无学生时,因相应元组的主码为空而无法被插入到关系中。

删除异常:当同一个系的所有学生元组被删除后,描述该系的所有信息也就随之被删除掉,而在整个数据库中不复存在了。

修改异常:当一个系的地址或电话改变时,需要修改同一个系的所有元组中的系地址值或系电话值。

消除传递依赖达到第三范式的方法:消除关系中的传递依赖也是通过关系分解的方法来实现的。设一个关系为R(U),X、Y、Z、W是U的互不相交的属性子集,其中X是主码,X→Y、Y→Z都是直接函数依赖,那么X→Z就是传递函数依赖,则把R(U)分解成两个关系R1(Y,Z)和R2(X,Y,W),这样就消除了X→Z的传递函数依赖。

结合我们的例子,对SDH关系进行分解得到以下两个关系:

D=(系号,系名,系地址,系电话)

S=(学号,姓名,性别,籍贯,系号)

它们对应的最小函数依赖集分别为:

FDD={系号→系名,系号→系地址,系号→系电话}

FDS={学号→姓名,学号→性别,学号→籍贯,学号→系号}

关系投影:把SDH关系模式分解成描述系的关系模式D和描述学生的关系模式S后,再对上表所示的SDH关系实例按分解模式进行投影,得到的关系实例分别如下表2和表3所示。

表2 D系部关系

系号系名系地址系电话
X01计算机5号楼78264315
X02电子3号楼78265020
X04经管6号楼75320011
X08化学9号楼65002033
X06财会6号楼75325424

表3 S学生关系

学号姓名性别籍贯系号
J001张新江苏X01
J002刘民上海X01
D001王亮江西X02
G005王京江西X04
D006赵华陕西X02
H002孙平河南X08
J008陈宇上海X01
C004黄明山东X06

消除了数据冗余和操作异常:把原来的SDH关系规范化成第三范式后,减少了数据冗余,消除了操作异常,使得每个学生的信息、每个系的信息分别保存,并且只在相应的关系中保持一个版本,从而既能够各自独立地对每个单一关系进行查询、插入、删除和修改操作,又能够按照需要把它们通过系号属性连接起来,进行各种联合查询操作。

例2:设一个关系模式为S=(学生,教师,课程,成绩,学术分,奖金额),假定每个学生可以选修多门课程,每门课程可以由不同的学生选修,每个教师可以主讲多门课程,每门课程可以由不同教师主讲,一个学生选修一门课程有一个成绩,一个教师主讲一门课程有一个学术分,一个学术分对应一个奖金额。请把该关系模式分解为第三范式。

分析:根据所给的关系模式和语义可知,学生和课程之间、课程和教师之间都是多对多的联系,它们没有函数依赖关系,一个学生选修一门课程有一个成绩,对应的函数依赖为(学生,课程)→成绩,一个教师主讲一门课程有一个学术分,对应的函数依赖为(教师,课程)→学术分,一个学术分对应一个奖金额的函数依赖为学术分→奖金额。所以该关系模式所对应的最小函数依赖集FD为:

FD={(学生,课程)→成绩,(教师,课程)→学术分,学术分→奖金额}

关系的侯选码:由于学生、课程、教师都没有决定因素,属性子集(学生,课程,教师)能够函数决定成绩、学术分和奖金额,其中对成绩和学术分是部分决定,对奖金额是传递决定。(学生,课程,教师)属性组是关系S的一个候选码和主码。

首先消除传递依赖:消除主码到奖金额的传递依赖,得到如下两个关系模式:

S1=(学术分,奖金额)

SS=(学生,教师,课程,成绩,学术分)

接着消除部分依赖:从SS中消除(学生,课程)→成绩的部分依赖,得到如下两个关系模式:

S2=(学生,课程,成绩)

SSS=(学生,教师,课程,学术分)

再接着从SSS中消除(教师,课程)→学术分的部分依赖,得到如下两个关系模式:

S3=(教师,课程,学术分)

S4=(学生,教师,课程)

达到第三范式:至此分解完毕,最终得到S1、S2、S3和S4这4个关系,其中学术分是S1关系的主码S3关系的外码,学生和课程子集是S2关系的主码S4关系的外码,教师和课程子集是S3关系的主码S4关系的外码。在分解后得到的S1、S2、S3和S4这4个关系中,都不存在部分依赖和传递依赖,所以都达到了第三范式。

例3:根据以前介绍过的教师任课关系X为(教工号,姓名,职称,课程号,课程名,课时数,课时费),请把该关系模式分解为第三范式。

分析:曾经根据该关系的语义给出的最小函数依赖集FD为:

FD={教工号→姓名,教工号→职称,课程号→课程名,课程号→课时数,(职称,课程号)→课时费}

由教工号→职称,两边同时加上课程号得(教工号,课程号)→(职称,课程号),又(职称,课程号)→课时费,所以(教工号,课程号)→课时费是传递依赖。另外,根据关系中的伪传递性规则,由教工号→职称和(职称,课程号)→课时费,可以直接得到(教工号,课程号)→课时费是传递依赖。

侯选码:(教工号,课程号)是该关系的候选码和主码。

首先消除传递依赖:得到如下两个关系:

X1=(职称,课程号,课时费)

XX=(教工号,姓名,职称,课程号,课程名,课时数)

接着消除XX中的对课程号的部分依赖,得到如下两个关系:

X2=(课程号,课程名,课时数)

XXX=(教工号,姓名,职称,课程号)

再接着消除XXX中的对教工号的部分依赖,得到如下两个关系:

X3=(教工号,姓名,职称)

X4=(教工号,课程号)

最后得到的四个关系X1、X2、X3、X4都消除了部分依赖和传递依赖,达到了第三范式,并且可以通过主码和外码之间的自然连接,恢复为原来的一个关系。

关系中的函数依赖重要的是部分依赖和传递依赖,若消除了部分依赖,就达到了关系的第二范式,若再消除掉传递依赖,则就达到了关系的第三范式。对关系进行规范化的过程就是分解关系的过程。对关系进行连接的过程就是合并关系的过程。


「国开学习吧」:用户COOKIE有效时间30天,收藏网址『guokaixuexi.com』不迷路哦~

相关文章

国开《数据库基础与应用》第二章 关系及其运算

国开《数据库基础与应用》第二章 关系及其运算

本章导读在第1章简要介绍过关系数据模型的定义和内容,用户根据实际应用需要建立的每个关系数据模型都包含有若干个关系(表),它们之间通过关联属性存在着1对1或1对多的联系。在这一章将从集合论的概念出发,较...

国开《数据库基础与应用》第六章 本章小结

国开《数据库基础与应用》第六章 本章小结

本章小结1.是Access 2013,本教材以Access 2010为教学版本。Access的最主要优点是操作简单,方便实用,集数据库管理和应用程序界面设计两大功能于一体。其缺点是不能进行编译然后单独...

国开《数据库基础与应用》第八章 8-2-2:例2

国开《数据库基础与应用》第八章 8-2-2:例2

8-2-2:例2同例1大致相同,仍然在当前的公司信息管理数据库中建立一个查询,从订单表中查询出订单ID、产品ID、数量和雇员ID字段,从雇员表中查询出姓名、性别和出生日期字段,筛选条件是性别为男、或者...

国开《数据库基础与应用》第九章 9-2-2:文本框与标签控件的使用

国开《数据库基础与应用》第九章 9-2-2:文本框与标签控件的使用

9-2-2:文本框与标签控件的使用标签控件主要用来显示一些说明性文字,它是非绑定型控件。文本框控件用来显示用户输入和计算的数据,以及对应表和查询对象中的字段值。例如:请通过“窗体设计”命令创建一个窗体...

国开《数据库基础与应用》第五章 5-1-1:需求分析阶段

国开《数据库基础与应用》第五章 5-1-1:需求分析阶段

5-1-1:需求分析阶段它的主要任务是:了解和掌握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对象,它的工作业务流程和每个岗位、每个环节的职责;了解和掌握数据信息从开始产生或建立,到最后输出、存档或消亡所经过的传递和转换的过程...

国开《数据库基础与应用》第十章 10-1-2:报表命令

国开《数据库基础与应用》第十章 10-1-2:报表命令

10-1-2:报表命令能够在当前打开的表或查询对象上自动创建一个报表,该报表以表格方式显示,每行显示一条记录。例如:假定在公司信息管理数据库的雇员表上,通过“报表”命令创建一个报表,首先要打开雇员表,...

国开《数据库基础与应用》第十一章 11-1-1:创建宏和模块的命令

国开《数据库基础与应用》第十一章 11-1-1:创建宏和模块的命令

11-1-1:创建宏和模块的命令如下图1所示,在其最右面的“宏与代码”命令组中,存在着4个命令按钮,分别为宏、模块、类模块、Visual Basic。单击“宏”按钮,将自动打开创建一个宏的生成器窗口,...

国开《数据库基础与应用》第三章 3-1-5:传递函数依赖

国开《数据库基础与应用》第三章 3-1-5:传递函数依赖

3-1-5:传递函数依赖定义:一个关系为R(U),X,Y和Z为属性集U上的子集,其中存在X→Y和Y→Z,但Y不反过来决定X,同时Y不包含Z,则存在X→Z,称此为传递函数依赖,即X传递函数决定Z,或者说...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