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春思想道德与法治-试题1答案

搜答案方法:电脑端按「Ctrl+F」、手机端用「页面查找」功能输入关键词查找。

思想道德与法治

试题1

杨宁2010年从广西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融水苗族自治县安陲乡江门村,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飞出去的金凤凰又回来了在一次访问中,杨宁看到三个村民吃了一碗粉,并决心成为“扶贫领导者"。她先后担任江门村村委会主任及村党总支书记等职务。回村里任职后,杨宁全心全意为贫困群众纾困解难,带领村民在大苗山战贫困、拔穷根,种植高山特色优质水稻、水果、蔬菜香菇、木耳、杉木等,帮助村民创建了“苗阿嫂"等知名品牌,建立“苗村倌"农产品电商服务中心等。为了带动村民发展产业,她甚至不惜偷偷把家人为她在融水县城买的一套婚房卖掉,将所得的30多万元用作产业启动资金。

十余年来,杨宁扎根苗寨,坚守初心,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用青春与汗水书写时代答卷。这些年,她先后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去年,杨宁被推选为党的二十大代表。在她的带领下,江门村95户贫困户、327名贫困人口全部成功脱贫,202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提高到8000多元。《感动中国》组委会给予杨宁的颁奖词是:连就连,连上书记结对子,莫看女娃年纪小,敢卖房种新田。连要牢,担子虽重娃敢挑,苗乡今年多喜事,紫了糯米撑荷包。牢又牢,党和乡亲我作桥,后有党员千千万,不怕弯多山又高。

请结合材料,理论联系实际分析:

1.如何正确评价人生价值?

2.人生价值的实现条件是什么?


参考答案一

1.如何正确评价人生价值?

评价人生价值的正确方法不仅仅在于个人成就的数量和质量,更在于这些成就对社会和他人的影响。杨宁的故事是一个生动的例子,通过她的行动和贡献,展示了人生价值的深刻内涵。她的经历启示我们,评价人生价值需要从多个角度综合考量。

个人贡献与社会贡献

首先,人生价值不仅体现在个人的物质积累和职位提升上,更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和对他人的帮助。杨宁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选择了相对艰苦的村官岗位,把个人的理想和追求与家乡的脱贫事业紧密结合。她通过带领村民发展产业,脱贫致富,展示了她对社会的巨大贡献。正是这种将个人价值融入社会价值的行为,构成了评价人生价值的重要标准。

杨宁不仅在短期内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水平,还通过建立“苗村倌”农产品电商服务中心等长效机制,确保了村民的持续发展。这种个人贡献和社会贡献的结合,使她的人生价值更加丰富和深远。

奉献精神与责任担当

其次,评价人生价值还应看个人的奉献精神和责任担当。杨宁在为村民脱贫致富的过程中,不惜卖掉自己的婚房作为产业启动资金,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彰显了她对社会责任的高度担当。这种奉献精神不仅提升了她的人生价值,也感动和激励了无数人。

杨宁的无私奉献不仅表现在物质上,更体现在精神上。她的这种精神力量,使得她在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时,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带领村民们一步步走向富裕。

长期坚持与实际效果

再者,人生价值的评价离不开对长期坚持和实际效果的考察。杨宁扎根苗寨十余年,坚守初心,带领村民脱贫致富,最终使全村95户贫困户、327名贫困人口成功脱贫,并将全村人均纯收入提高到8000多元。这种长期的坚守和显著的成效,是评价她人生价值的重要依据。她不仅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也为村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杨宁的成功不仅仅是短期内的经济效益,更是长期的社会效益。她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了村民的综合素质和发展能力,为村庄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人生价值的实现条件是什么?

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满足一系列条件,杨宁的故事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1)确定正确的价值观和目标

人生价值的实现首先需要明确正确的价值观和目标。杨宁在大学毕业后,选择回到家乡帮助村民脱贫致富,而不是追求个人的舒适和安逸。她将个人的价值观与国家的脱贫攻坚事业相结合,确立了明确的奋斗目标。这种正确的价值观和目标,为她的人生价值实现奠定了基础。

正确的价值观和目标,是人生价值实现的指引灯。杨宁的选择不仅使她的人生更有意义,也为她的行为赋予了更高的道德价值。

(2)持续的努力和坚持

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持续的努力和坚持。杨宁十余年如一日地扎根苗寨,带领村民战贫困、拔穷根。这种持续的努力和坚持,是她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条件。没有长期的付出和坚韧的精神,就无法取得真正的成就。

持续的努力不仅需要时间的积累,还需要不断的自我提升和进步。杨宁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提高了自己的领导能力和管理水平,为村民们提供了更好的服务。

(3)创新和务实的行动

实现人生价值还需要创新和务实的行动。杨宁在带领村民脱贫的过程中,注重发展特色产业,种植高山优质水稻、水果、蔬菜等,并帮助村民创建了知名品牌,建立了农产品电商服务中心。这些创新和务实的行动,有效地提升了村民的经济收入,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创新和务实的行动,使得杨宁的工作更加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她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发展计划,确保了每一步都走得扎实有效。

(4)无私的奉献精神

无私的奉献精神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条件。杨宁为了发展产业,不惜卖掉自己的婚房作为启动资金。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不仅体现了她的责任感,也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和支持。正是这种奉献精神,成就了她的人生价值。

无私的奉献不仅体现在物质上的付出,更体现在精神上的付出。杨宁的奉献精神,使得她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始终能够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不断克服各种困难。


参考答案二

1.如何正确评价人生价值?

评价人生价值的方法多种多样,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标准和视角。然而,从杨宁的事迹中,我们可以提炼出一些核心的评价标准,这些标准不仅适用于杨宁的案例,也具有普遍的适用性。

个人贡献与社会贡献的统一

首先,人生价值的评价应当考量个人贡献与社会贡献的统一。杨宁从广西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选择了大学生村官的岗位,放弃了在城市中更舒适的生活环境,将个人的成长与家乡的发展紧密结合。这一选择不仅是对自身价值的实现,更是对社会的巨大贡献。

她通过发展高山特色产业,如优质水稻、水果、蔬菜、香菇、木耳、杉木等,带动了江门村的经济发展,为村民创造了实实在在的收益。这种贡献不仅提升了她的个人价值,也为社会带来了显著的进步。

奉献精神与责任担当

其次,奉献精神与责任担当是评价人生价值的重要维度。杨宁在为村民脱贫致富的过程中,不惜卖掉自己的婚房,将所得的30多万元用作产业启动资金。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展现了她对村民、对社会的深厚责任感。

这种责任担当不仅体现在物质上的投入,还体现在精神上的付出。她以身作则,带领村民们共同奋斗,用实际行动感染和激励了身边的人,充分体现了她的责任担当和奉献精神。

长期坚持与实际效果

再者,长期的坚持和实际的效果是评价人生价值的重要依据。杨宁扎根苗寨十余年,始终如一地坚持扶贫工作,带领村民脱贫致富。这种长期的坚守,不仅需要巨大的毅力和决心,更体现了她对事业的执着和热爱。

在她的带领下,江门村95户贫困户、327名贫困人口全部成功脱贫,202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提高到8000多元。这些实际的效果,不仅证明了她的努力和付出,也使得她的人生价值得到了更高的认可和评价。

2.人生价值的实现条件是什么?

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满足一系列条件,杨宁的经历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正确的价值观和明确的目标

首先,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正确的价值观和明确的目标。杨宁从一开始就明确了自己的价值观,那就是服务家乡、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她将个人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紧密结合,将自身的理想与国家的脱贫攻坚事业紧密联系。这种正确的价值观和明确的目标,为她的人生价值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持续的努力

其次,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持续的努力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条件。杨宁在扶贫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困难和挑战,但她始终没有放弃,十余年如一日地坚守在苗寨中,带领村民共同奋斗。这种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持续的努力,是她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创新和务实的行动

实现人生价值还需要创新和务实的行动。杨宁在扶贫工作中,不断探索新的发展路径,通过发展高山特色产业,创建“苗阿嫂”等知名品牌,建立农产品电商服务中心等,帮助村民拓宽了致富的道路。这些创新和务实的行动,有效地提升了村民的经济收入,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无私的奉献精神

无私的奉献精神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关键条件。杨宁为了带动村民发展产业,不惜卖掉自己的婚房,将所得的30多万元用作产业启动资金。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展现了她对家乡的深厚感情和对村民的高度责任感。

社会支持和集体力量

实现人生价值还需要社会的支持和集体的力量。杨宁能够取得如此显著的成就,离不开党的政策支持和村民们的共同努力。在她的带领下,村民们积极参与,共同奋斗,形成了强大的集体力量。这种集体的力量,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保障。


参考答案三

1.如何正确评价人生价值?

评价人生价值的正确方法不仅仅在于个人成就的数量和质量,更在于这些成就对社会和他人的影响。杨宁的故事是一个生动的例子,通过她的行动和贡献,展示了人生价值的深刻内涵。她的经历启示我们,评价人生价值需要从多个角度综合考量。

个人贡献与社会贡献

首先,人生价值不仅体现在个人的物质积累和职位提升上,更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和对他人的帮助。杨宁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选择了相对艰苦的村官岗位,把个人的理想和追求与家乡的脱贫事业紧密结合。她通过带领村民发展产业,脱贫致富,展示了她对社会的巨大贡献。正是这种将个人价值融入社会价值的行为,构成了评价人生价值的重要标准。

杨宁不仅在短期内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水平,还通过建立“苗村倌”农产品电商服务中心等长效机制,确保了村民的持续发展。这种个人贡献和社会贡献的结合,使她的人生价值更加丰富和深远。

奉献精神与责任担当

其次,评价人生价值还应看个人的奉献精神和责任担当。杨宁在为村民脱贫致富的过程中,不惜卖掉自己的婚房作为产业启动资金,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彰显了她对社会责任的高度担当。这种奉献精神不仅提升了她的人生价值,也感动和激励了无数人。

杨宁的无私奉献不仅表现在物质上,更体现在精神上。她的这种精神力量,使得她在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时,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带领村民们一步步走向富裕。

长期坚持与实际效果

再者,人生价值的评价离不开对长期坚持和实际效果的考察。杨宁扎根苗寨十余年,坚守初心,带领村民脱贫致富,最终使全村95户贫困户、327名贫困人口成功脱贫,并将全村人均纯收入提高到8000多元。这种长期的坚守和显著的成效,是评价她人生价值的重要依据。她不仅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也为村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杨宁的成功不仅仅是短期内的经济效益,更是长期的社会效益。她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了村民的综合素质和发展能力,为村庄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人生价值的实现条件是什么?

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满足一系列条件,杨宁的故事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确定正确的价值观和目标

人生价值的实现首先需要明确正确的价值观和目标。杨宁在大学毕业后,选择回到家乡帮助村民脱贫致富,而不是追求个人的舒适和安逸。她将个人的价值观与国家的脱贫攻坚事业相结合,确立了明确的奋斗目标。这种正确的价值观和目标,为她的人生价值实现奠定了基础。

正确的价值观和目标,是人生价值实现的指引灯。杨宁的选择不仅使她的人生更有意义,也为她的行为赋予了更高的道德价值。

持续的努力和坚持

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持续的努力和坚持。杨宁十余年如一日地扎根苗寨,带领村民战贫困、拔穷根。这种持续的努力和坚持,是她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条件。没有长期的付出和坚韧的精神,就无法取得真正的成就。

持续的努力不仅需要时间的积累,还需要不断的自我提升和进步。杨宁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提高了自己的领导能力和管理水平,为村民们提供了更好的服务。

创新和务实的行动

实现人生价值还需要创新和务实的行动。杨宁在带领村民脱贫的过程中,注重发展特色产业,种植高山优质水稻、水果、蔬菜等,并帮助村民创建了知名品牌,建立了农产品电商服务中心。这些创新和务实的行动,有效地提升了村民的经济收入,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创新和务实的行动,使得杨宁的工作更加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她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发展计划,确保了每一步都走得扎实有效。

无私的奉献精神

无私的奉献精神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条件。杨宁为了发展产业,不惜卖掉自己的婚房作为启动资金。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不仅体现了她的责任感,也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和支持。正是这种奉献精神,成就了她的人生价值。

无私的奉献不仅体现在物质上的付出,更体现在精神上的付出。杨宁的奉献精神,使得她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始终能够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不断克服各种困难。


试题1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参考答案一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原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原则之一。法治和德治是治理国家的两大基本手段,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有利于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一、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内涵

依法治国是通过法律手段治理国家,确保国家治理的法治化和规范化。依法治国强调法律的权威和尊严,要求国家机关依法办事,公民依法行事,形成良好的法治环境。

以德治国是通过道德手段治理国家,强调道德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以德治国要求国家机关和公民在遵守法律的同时,注重道德修养和道德行为,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就是要将法治与德治有机结合起来,既通过法律手段治理国家,又通过道德手段规范社会行为,形成法治与德治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

二、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在法治建设中的体现

法律与道德的协调:在立法过程中,应充分考虑道德的因素,将道德要求融入法律规定,使法律具有道德的高度和社会的认同。同时,法律应规范和引导道德行为,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执法与道德的统一:在执法过程中,应坚持依法办事,同时注重执法的道德效果。执法人员应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做到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增强执法的社会认同。

司法与道德的融合:在司法过程中,应坚持依法裁判,同时注重裁判的道德效果。司法机关应考虑案件的道德因素,做到法理与情理的有机结合,确保司法裁判的公正和权威。

守法与道德的结合:在守法过程中,应强调法律和道德的结合。通过普法宣传和道德教育,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道德素养,使公民自觉守法、尊法、用法,形成良好的法治环境。

三、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意义和保障

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有利于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的和谐稳定。首先,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能够增强法治的社会基础,形成全民守法、尊法、用法的良好局面。其次,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能够提升国家治理的效果,确保国家治理的法治化和规范化。最后,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和道德环境。

为了保障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落实,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完善法律体系:健全法律体系,将道德要求融入法律规定,使法律具有道德的高度和社会的认同。

加强道德教育:通过道德教育和宣传,提高公民的道德素养和道德行为,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增强执法人员的道德修养:加强执法人员的道德教育,提高执法人员的道德修养,确保执法的公正和文明。

推动司法公正:加强司法机关的道德教育,提高司法人员的道德修养,确保司法裁判的公正和权威。

总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遵循的原则包括党的领导原则、人民主体地位原则以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原则。这些原则的贯彻落实,有助于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参考答案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探索出的法治发展路径,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要坚持和发展这一法治道路,必须遵循一系列原则,这些原则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基本框架和核心内容。

1. 坚持党的领导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最根本的保证。党的领导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在党的领导下走出来的,必须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地位,确保党在法治建设中的领导地位和主导作用。

党的领导不仅体现在政治上,也体现在法治建设的各个方面。党的政策和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法治建设的方向、目标和任务在党的领导下得以明确和推进。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保证宪法和法律的实施,把党的领导贯穿于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

2.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人民主体地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法治建设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保障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人民是法治的主体,也是法治的最终受益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尊重和保障人权,把人民的意愿和利益作为法治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要通过法治保障人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权益,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让法治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3. 坚持宪法至上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宪法至上。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制定和实施法律法规的依据,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的根本活动准则。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坚持宪法至上,要求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机制,维护宪法权威,保证宪法的有效实施。要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宪法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使宪法精神深入人心。要严格依照宪法法律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开展工作,把宪法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各个方面,真正做到宪法至上。

4. 坚持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法治权,必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科学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确保权力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坚持依法治国,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科学立法是依法治国的前提,要提高立法质量,增强法律的针对性、系统性、及时性和有效性。严格执法是依法治国的关键,要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强化行政执法责任,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公正司法是依法治国的底线,要确保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全民守法是依法治国的基础,要加强法治教育,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风尚。

5. 坚持德法并举

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坚持德法并举,是实现良法善治的重要保障。要加强道德建设,发挥道德教化作用,以德润法,以法护德,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

德法并举,要求注重法治建设与道德建设的协调推进。要在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各个环节体现和弘扬社会主义道德,把法治与德治结合起来,推进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要通过制度设计和法律规范,引导和推动全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崇德向善的社会氛围。

6. 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在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就是要立足中国国情,遵循中国发展规律,结合中国具体情况推进法治建设。

从中国实际出发,要求在法治建设中坚持中国特色,不能照搬照抄西方法治模式。要总结和借鉴中国传统法治文化的优秀成果,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和实际需要,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的法治理论和实践。要在推进法治建设的过程中,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确保法治建设的方向正确、步伐稳健、效果显著。


参考答案三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 坚持党的领导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党的领导确保法治建设的正确方向,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全面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

2.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立场。法律是人民意志的体现,法治建设必须以人民为主体,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3. 坚持宪法至上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宪法至上是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必须维护宪法权威,保证宪法实施,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把宪法精神融入国民教育、社会教育和法治实践中。

4. 坚持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理念。必须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努力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确保依法治国的实际效果。

5. 坚持德法并举

法律和道德是规范社会行为的重要手段,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法治和德治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实现社会治理的效果。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道德教育,把法治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使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6. 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基于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现实国情而形成的。必须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借鉴人类法治文明的有益成果,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法治发展道路,避免简单照搬其他国家的法治模式,确保法治建设既具中国特色,又有时代特色。

7. 坚持系统治理

系统治理是现代国家治理的重要理念。法治建设要注重整体推进、统筹协调,把法治建设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形成治国理政的整体合力,提升国家治理效能。

8. 坚持依靠人民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法治建设要依靠人民、服务人民。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法治建设的积极性,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社会氛围,依靠人民推进法治建设,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重要保障。遵循党的领导、以人民为中心、宪法至上、依法治国、德法并举、从中国实际出发、系统治理和依靠人民等原则,才能确保法治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国开学习吧」:用户COOKIE有效时间30天,收藏网址『guokaixuexi.com』不迷路哦~

相关文章

2024年春国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考1-8专题一至八专题测验答案汇总

2024年春国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考1-8专题一至八专题测验答案汇总

**代刷视频、刷学习进度+WX:xingkao1001.一代伟人毛泽东也有过长时间的非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经历。在各种思潮的反复比较中,毛泽东最终自觉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并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开路...

2024年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道德与法治》专题一至七 专题测验答案汇总

2024年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道德与法治》专题一至七 专题测验答案汇总

**代刷视频、刷学习进度+WX:xingkao100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参考答案...

2024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一至八 专题测验答案汇总

2024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一至八 专题测验答案汇总

**代刷视频、刷学习进度+WX:xingkao1001.19世纪30年代,英、法、德、俄同时完成了工业革命()。参考答案:[xz]错[/xz]2.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三大工人运动,说明无产阶级已经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24春+试卷A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24春+试卷A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24春+试题A一、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每小题100分,共100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1845年春在布鲁塞尔写的笔记,它被恩格斯誉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

国开学习网[90072/0439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形考1-18导论至专题十七专题测验形考答案(2024春)

国开学习网[90072/0439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形考1-18导论至专题十七专题测验形考答案(2024春)

**代刷视频、刷学习进度+WX:xingkao100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024春+试卷B答案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024春+试卷B答案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024春+试卷B: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就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艰巨性、复杂...

2024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1答案

2024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1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1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历史,总会在一些特殊的年份给人 们以深刻启迪。新中国成立75年来,中国大地发生伟大历史性变迁,决定性因素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什么说“ 没有共产党, 就...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24春+试题A答案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24春+试题A答案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试卷A60年前,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中国从此拥有了保家卫国、捍卫和平的核力量。“两弹一星”精神也穿越时空,激励鼓舞着我们不断朝着科技强国和航天强国的目...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