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问题库 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
一如何认识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历史根据和现实依据。
(一)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20世纪70年代,国际局势发生重大变化。据此,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转换作出了科学判断。他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是发展问题。”他还指出:“应当把发展问题提到全人类的高度来认识,要从这个高度去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这就为我们党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也为我们党在复杂变幻的国际局势中冷静沉着,抓住机遇,发展自己,提供了明确的指针。
(二)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据
1956年,毛泽东提出,要以苏为鉴,总结我们自己的经验,探索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在这个探索中形成了一些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理论观点、方针政策和实践经验。但也犯了不少错误,走了不少弯路。比如,在经济上,急于求成;在政治上,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究其原因,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完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果断地纠正了这些错误,深刻地分析了它出现的原因,同时又坚决地维护和继承了过去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所取得的一切积极成果。
(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
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崭新实践,是人民群众生机勃勃的伟大创造,是理论发展的源泉。邓小平始终站在时代潮流的前面,热情地支持、鼓励、保护、引导群众的这种创造。他领导全党从总结群众成功实践的经验中,也从总结工作的某些失误的教训中,把经验上升为理论,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从而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二如何认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全党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对邓小平理论的创立作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
邓小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紧紧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响亮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从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一以贯之的主题。
邓小平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国两制”等具有浓厚中国特色的新概念新范畴,建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框架。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邓小平理论使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我国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都上了一个大台阶,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邓小平理论经过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检验,已经被证明是指导中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证中国在改革开放中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系统的科学理论。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三科学认识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贯穿于邓小平理论全部观点的精髓,是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础。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集中概括。邓小平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把“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联系起来表述,更鲜明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开放性,体现了它的实践性、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表现了邓小平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鲜明特色。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四如何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内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社会主义”和“初级阶段”组成,前者是对我国现在社会制度性质的判断,后者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程度、发展水平的认识。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所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性质与社会发展程度的统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方面说明了我国已经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已经是一个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另一方面又说明它不是已经得到充分发展的社会主义制度,而只是他的不发达、不成熟的初级阶段。
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大意义?
第一,只有把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同发展程度有机结合地统一起来,才能深刻理解和把握我国的基本国情。
第二,只有把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同发展程度统一起来,才能既同那些囿于传统观念,超越阶段,追求不切实际的纯而又纯的社会主义,对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新事物百般挑剔、横加指责的“左”的错误观点划清界限。
第三,只有把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同发展程度统一起来,才能批判那种在西方经济政治理论支配下,怀疑和否定我国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方向和道路,主张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右的错误主张。
六如何全面把握党的基本路线?
第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基本路线规定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富强”主要是经济领域的目标和要求,“民主”主要是政治领域的目标和要求,“文明”主要是思想文化领域的目标和要求。这三个目标在现实中表现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统一。
第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是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回答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问题,体现了发展生产力的本质要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回答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政治保证问题,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要求;“坚持改革开放”,回答了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和外部条件问题,体现了解放生产力的本质要求。
第三,“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紧紧依靠全国各族人民,有了这两者的结合,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就必定能够胜利。
第四,“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
七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本质?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第一,生产力是首要的目标,这是实现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基础。在生产力目标中,只有解放生产力,才能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仍需通过解放生产力,才能发展生产力,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
第二,共同富裕是最终目的。这一目的的实现以生产力目标为前提,同时又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为保证,相对于共同富裕这一最终目标,“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都是手段。
综合以上,社会主义的本质论体现了手段与目的的统一,也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只有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按劳分配为主的基本制度,才能保证共同富裕这一目标的实现。
八为什么说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
第一,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
第二,社会主义革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第三,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必须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第四,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当代中国,发展生产力的任务尤为突出,尤为重要。邓小平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我们要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社会主义。
九为什么说“发展是硬道理”?
邓小平强调,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
第一,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离不开发展;
第二,振兴中华民族,使中国岿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离不开发展;
第三,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说服那些不相信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人们,离不开发展;
第四,解决国内各种问题,保持稳定局面,做到长治久安,离不开发展;
第五,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离不开发展;
第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离不开发展;
第七,坚持“一国两制”方针,和平统一祖国,离不开发展。
十如何实现“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目标?
“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具体化为切实可行的步骤,为基本实现现代化明确了发展方向,展现了美好的前景,成为全国人民为共同理想而努力奋斗的行动纲领。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
第一,为了顺利实现现代化发展战略,邓小平提出了“台阶式”发展的思想,要求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争取隔几年使国民经济上一个新台阶。他明确指出:“在今后的现代化建设长过程中,出现若干个发展速度比较快、效益比较好的阶段,是必要的,也是能够办到的。”
第二,为了顺利实现现代化发展战略,邓小平还提出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达到共同富裕的思想。邓小平提出,沿海一些地区要走在全国的前面,率先实现现代化,以更好地带动全国的现代化。内地要根据自己的条件加快建设,国家要尽力支持内地的发展,沿海要注意带动和帮助内地的发展。
十一如何理解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邓小平明确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革命,把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了一个社会主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二次革命,将把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社会主义中国变成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
改革作为一次新的革命,不是也不允许否定和抛弃我们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那种原来意义上的革命,也不是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它的实质和目标,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以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十二如何全面把握“开放”?
第一,对外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历史经验一再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是不利的。只有坚持实行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和合作,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使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实现必要的互接互补,加上我们自己的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不断创新,才能赶上时代,赶上当代世界的科技和经济发展。
第二,对外开放,包括对发达国家的开放,也包括对发展中国家的开放,是对世界所有国家的开放。它不仅是经济领域的开放,还包括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的开放。
第三,实行对外开放要正确对待资本主义社会创造的现代文明成果。资本主义社会经过几百年发展,取得了许多历史性的文明成果。社会主义作为后起的崭新的社会制度,必须大胆借鉴、吸收,但要结合新的实践进行新的创造,为我所用,才能加快发展,赢得同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
第四,对外开放要高度珍惜并坚决维护中国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得来的独立自主权利。邓小平指出:“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任何外国不要指望中国做他们的附庸,不要指望中国会吞下损害我国利益的苦果。”
十三全面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举,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实践和理论上的重大突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要点有:
第一,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等于资本主义;
第二,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优势和长处,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要把两者结合起来;
第三,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可以和不同的社会制度结合,从而表现出不同的性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色所在、优势所在。
十四为什么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第一,政治体制改革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需要。政治体制改革,就是要改革具体的领导制度、组织形式和工作方式,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第二,政治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发展的要求。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将引起社会经济关系和社会经济结构更为深刻的变化,生产关系和经济关系的变革比如要求上层建筑也相应地进行变革。
第三,政治体制改革是保证国家长治久安和稳定发展的需要。通过政治体制改革,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这样才能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稳定发展。
十五为什么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第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为正确的思想价值导向,从思想上保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第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能够提高劳动者的道德素质,激发劳动者的生产热情,从而推动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
第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能够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开发人的智力。
第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创造出更多健康的精神产品,就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要,有利于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良好的社会环境。
十六从整体上如何把握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第一,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都属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方面。
第二,思想道德建设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体现了社会主义精神的性质和方向。
第三,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为了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并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教育发达、科学昌明、文化繁荣是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也是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条件。
十七全面认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主要有:
第一,坚持一个中国,这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
第二,两制并存,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部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第三,高度自治,祖国完全统一后,台湾、香港、澳门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不同于中国其他省、市、自治区的高度自治权,台湾、香港、澳门同胞各种合法权益将得到切实尊重和维护;
第四,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
十八“一国两制”构想的客观依据是什么?
第一,维护祖国统一的爱国主义传统是“一国两制”的出发点。维护统一,反对分裂,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一国两制”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这是炎黄子孙的共同心愿。
第二,国家的繁荣昌盛是实现“一国两制”的基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声望日益提高,为祖国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人民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党的领导是“一国两制”构想的力量所在。邓小平说,制定“一国两制”的政策,“没有点勇气是不行的,这个勇气来自人民的拥护,人民拥护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制度,拥护党的领导”。
第四,国际形势的巨大变化是实行“一国两制”的外部条件。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维护世界各个地区和平、安定、经济繁荣,已成为客观形势发展的需要,这就使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争端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十九如何科学把握党的作风建设?
党风,指的是党和党员在思想、政治、工作及生活等方面的态度和行为作风,是党和党员的世界观、根本立场、精神状态和道德风貌的外在表现。党风的好坏决定人心的向背,而人心的向背,又决定党的命运。
党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判和自我批评是党的三大优良作风。
二十从思想上建党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重要原则
第一,马克思、恩格斯在创建工人阶级政党过程中,十分注意党的思想建设。比如,在《共产党宣言》中批判了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思潮,包括封建的社会主义、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德国的或“真正的”社会主义、保守的或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
第二,列宁在创建布尔什维克党过程中,也非常重视党的思想建设,他明确指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
第三,毛泽东特别强调在思想上建党,明确指出:“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强调党员“不仅组织上要入党,而且在思想上也要入党”。
二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为加强党的制度建设提出了哪些方针原则?
邓小平指出,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和党中央提出了加强党的制度建设的一系列方针原则,主要包括:
第一,党领导人民制定了宪法和法律,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第二,党章是最根本的党规党法,各级党组织和每个党员都要按党章办事。
第三,健全党的各级代表大会制度,党内选举制度,党的组织生活制度,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保证党内生活的民主化。
第四,废除实际存在的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逐步形成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富有生机与活力的用人机制。
第五,完善党内监督制度,把党内监督同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监督结合起来,把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监督结合起来,逐步形成强有力的监督体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