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网络实用技术基础》第四章 4.6 Web网页服务

搜答案方法:电脑端按「Ctrl+F」、手机端用「页面查找」功能输入关键词查找。

4.6 Web网页服务

一、Web的应用

1.Web定义

WWW是World Wide Web 的缩写,中文名称为“万维网”,简称Web,是Internet 的多媒体信息查询工具。

WWW允许浏览器等Web客户端以交互方式访问Web服务器上的页面并进行查询。Web上的信息资源包括文本、多媒体、数据库和可执行程序等,这些资源可以通过超链接连接起来,在逻辑上形成一个遍布全球的“信息网络”,用户可以通过超链接方便地在各个页面之间进行切换。WWW内容丰富,浏览方便,目前已经成为互联网上发展最快和应用最广泛的服务。

2.Web服务的特点

1)Web页面采用图形化导航

Web流行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可以在页面上将图形、音频、视频和文本等信息融为一体。同时,利用超文本链接,可以方便地在各网页和各站点之间跳转。

2)Web与操作系统平台无关

无论用户使用的操作系统是Windows、Linux,还是UNIX,都可以通过Internet访问Web网站,或在所建立的Web网站上发布信息。

3)Web采用分布式部署

用户在访问某个Web网站时,可以浏览大量网页,这些网页不一定全部来自同一台Web服务器,而可能存放在多台不同的Web服务器上;一个网页中所显示的文字和图片也可能来自不同的Web服务器。因此,Web是分布式的系统。

4)Web内容具有动态性

为保证信息的时效性,网站管理人员会经常对网站的过时信息进行更新,如网站的新闻和博客等。对于浏览网站的用户来说,Web是动态变化的系统。

5)Web具有交互性

用户可以与所访问的网站进行交互,这种交互可能是填写调查表格、对博客文章发表评论、下载文件和在线网页游戏等。

二、Web服务的工作原理

Web采用客户端/服务器模型,以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与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为基础,为用户提供界面一致的信息浏览系统。Web服务器负责整合各种信息,并以文件的形式存储在某一个指定目录中,Web服务器使用超链接技术来链接各信息片段,这些信息片段既可集中地存储在同一台主机上,也可分布地存储在具有不同地理位置的多台主机上。当客户端发起访问请求时,服务器响应客户端的请求并发送相应文件;在客户端接收到文件后,解析该文件并在屏幕上显示。

1.Web客户端

Web客户端在物理设备上,指用户所使用的本地计算机;在软件上,则指能够接收服务器上的信息资源并展现给客户的应用程序,即浏览器。

在Web的C/S工作环境中,Web浏览器起到控制的作用。Web浏览器通过统一资源定位符(URL,Universal Resource Locator)从Web服务器获取Web文档,解释文档中的HTML,并显示文档内容。当用户单击一个超文本链接时,这个过程将重新开始:Web浏览器通过与超文本链接相连的URL请求获取文档,等待服务器发送文档,处理这个文档并进行显示。

2.Web服务器

Web服务器在物理设备上,指存储供客户访问的信息资源的计算机;在软件上,则指能够按照客户请求发送信息资源的应用程序,当Web浏览器连接到服务器并请求文件时,服务器处理该请求并将文件返回给浏览器,附带信息为该文件的文件类型。

常用的Web服务器有Microsoft的Internet信息服务器(IIS,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和Apache软件基金会(ASF,Apache Software Foundation)的Apache服务器等。

3.Web网络资源访问过程

如图4-10所示为用户通过浏览器访问Web网上资源的过程:

1)浏览器根据HTTP协议发送一个请求消息到服务器,请求的内容是以URL命名的HTML文档或者资源。

2)Web服务器接收到请求后,查找用户请求的资源。

3)Web服务器根据HTTP协议发送一个响应消息给浏览器,包含请求的HTML文档或资源。

4)浏览器解析获得的HTML文档,并显示给用户。若HTML文档中包含其他资源链接,则用户可通过单击该链接继续访问相关资源。

国开《网络实用技术基础》第四章 4.6 Web网页服务

图4-10 Web网络资源访问过程


「国开学习吧」:用户COOKIE有效时间30天,收藏网址『guokaixuexi.com』不迷路哦~

相关文章

《网络实用技术基础》第一章 1.4 计算机网络的类型

《网络实用技术基础》第一章 1.4 计算机网络的类型

1.4 计算机网络的类型一、按网络覆盖范围分类计算机网络按网络覆盖范围分类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接入网。1.局域网局域网(LAN,Local Area Network)是指覆盖某单位或若干办公...

《网络实用技术基础》第二章 2.2 网络传输介质

《网络实用技术基础》第二章 2.2 网络传输介质

2.2 网络传输介质传输介质是网络中传输数据的物理介质,不同的传输介质在传输带宽、时延、辐射及维护成本等方面均具有不同的特性。传输介质大致分为有线介质和无线介质两类,有线介质包括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

《网络实用技术基础》第四章 4.5 动态主机配置DHCP

《网络实用技术基础》第四章 4.5 动态主机配置DHCP

4.5 动态主机配置DHCP一、DHCP的应用某公司手动分配网络中所有计算机的IP地址,考虑到员工计算机水平的差异,该公司拟改用DHCP方式为总部的计算机动态分配IP地址。已知可用IP地址的范围是22...

《网络实用技术基础》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概述 导学

《网络实用技术基础》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概述 导学

第一章 导学嗨,大家好!今天我们的学习内容是计算机网络概述,让我们一起开始吧!这部分是课程的基础。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其功能主要是实现资源共享与数据传输,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信...

国开《网络实用技术基础》第五章 5.3 网络支付安全

国开《网络实用技术基础》第五章 5.3 网络支付安全

5.3 网络支付安全一、网络支付安全概述网络支付是指单位或个人直接或授权他人使用通用终端,通过公共网络以网络应用协议规定的格式发出支付指令,实现货币支付与资金转移的行为。网络支付安全问题已成为电子商务...

《网络实用技术基础》第三章 3.4 NAT技术

《网络实用技术基础》第三章 3.4 NAT技术

3.4 NAT技术一、NAT的概念网络地址转换(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技术作为有效解决地址紧缺问题的方案之一,通过将私有IP地址转换为公有IP地址,实现私有网...

国开《网络实用技术基础》第五章 5.1 网络安全概述

国开《网络实用技术基础》第五章 5.1 网络安全概述

5.1 网络安全概述一、网络安全的概念与特征由于计算机网络多样的连接形式、不均匀的终端分布,以及网络的开放性和互联性等特征,使通过互联网传输的数据较易受到监听、截获和攻击。伴随着虚拟化、大数据和云计算...

《网络实用技术基础》怎么考

《网络实用技术基础》怎么考

怎么考一、课程考核方式本课程考核采用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课程考核成绩实行百分制。最终成绩=形成性考核×50% + 终结性考试×50%二、形成性考核本课程形成性考核包括完成形考作业和学习...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