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实用技术基础》第三章 3.4 NAT技术

搜答案方法:电脑端按「Ctrl+F」、手机端用「页面查找」功能输入关键词查找。

3.4 NAT技术

一、NAT的概念

网络地址转换(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技术作为有效解决地址紧缺问题的方案之一,通过将私有IP地址转换为公有IP地址,实现私有网络访问公共网络的功能。这种通过使用少量的公有IP 地址,代表较多的私有IP 地址的方式,将有助于减缓可用的IP地址空间枯竭的问题。

NAT技术具有以下特点:

1.NAT允许对内部网络实行私有编址,从而维护合法注册的公有全局编址方案,并节省IP地址。

2.NAT增强了公有网络连接的灵活性。

3.NAT为内部网络编址方案提供了一致性。

4.私有网络在实施NAT时,不会通告其地址或内部拓扑,有效地保证了内部网络的安全性。

NAT功能既可以部署在路由器、防火墙和核心三层交换机等网络硬件设备上,还可以部署在各种软件代理服务器上,如Proxy等。相对而言,NAT部署在网络硬件设备上时,具有处理速度快、安全性高等特点,适用于大中型企业;而部署在软件代理服务器上时,成本较低、转换速度较慢,适用于小型企业。

二、NAT分类及工作原理

NAT有[静态NAT]、[动态NAT]和[端口地址转换NPAT]三种类型:

1.静态NAT

静态NAT的转换工作过程如图3-26所示,局域网中PC1和PC2的IP地址分别为10.1.59.11和10.1.59.12,均属于私有地址。互联网服务器的IP地址为64.5.8.1,属于公网地址。为了能够使局域网中的计算机访问互联网,需要在局域网的出口路由器上部署NAT,NAT将私有地址10.1.59.11和10.1.59.12分别与公有地址124.65.130.2和124.65.130.3进行映射并记录在NAT转换表中。当PC1访问服务器时,IP数据报在内网中的源地址为PC1地址10.1.59.11,目的地址为服务器地址64.5.8.1,当数据报通过出口路由器进入公网时,执行NAT对IP首部进行重新封装,源地址转化为NAT指定公网地址124.65.130.2,目的地址不变。

《网络实用技术基础》第三章 3.4 NAT技术

图3-26   静态NAT转换工作过程

当服务器向PC1返回数据时,IP数据报在公网的源地址为服务器地址64.5.8.1,目的地址为NAT指定的PC1映射公网地址124.65.130.2。当数据报通过出口路由进入内网时,查看NAT地址转换表,执行NAT对IP首部进行重新分装,源地址不变,目的地址转化为NAT指定的PC1映射的私有地址10.1.59.11。

2.动态NAT

动态NAT技术在网络设备中维护一个地址池,可以存放多个公网IP地址,如图3-27所示。地址池存放的网络地址范围为124.65.130.2~124.65.130.15,若内网中的PC1访问公网服务器,则PC1向服务器发送两个数据报,当第一个数据报通过出口路由器时,NAT从地址池中选择一个公网地址124.65.130.2与PC1的源地址10.1.59.11进行映射,并将映射关系记录到NAT地址转换表中;同理,当第二个数据报通过出口路由器时,NAT从地址池中随机选择一个公网地址124.65.130.3与PC1的源地址10.1.59.11进行映射。

《网络实用技术基础》第三章 3.4 NAT技术图3-27   动态NAT转换工作过程

3.端口地址转换NPAT

端口地址转换NPAT依据不同的应用程序协议可映射为不同端口号,可将多个内部地址映射为一个公网地址,即“内部地址:内部端口”与“外部地址:外部端口”之间的映射。如图3-28所示,若局域网中的两台主机PC1和PC2的IP地址分别为10.1.59.11和10.1.59.12,服务器位于公网中,IP地址为64.5.8.1,则出口路由器接口地址124.65.130.10作为唯一一个可以进行NAT转换的地址,可将内网的所有私有地址映射到同一个地址。

当PC1需要访问服务器的Web服务时,PC1随机选择一个端口号1024和自己的源地址10.1.59.11组成一个套接字,来标识数据报,目的地址为服务器地址64.5.8.1,目的端口号为Web公认的熟知端口号80。当数据报到达出口路由器时,进行NPAT转换,源和目的端口号不变,只将出口路由器接口地址124.65.130.10替换源地址。当PC2需要访问服务器的FTP服务时,PC2随机选择一个端口号1120与自己的源地址组成一个套接字,目的地址为服务器地址64.5.8.1,端口号为FTP公认的熟知端口号21。从图3-32中可以看出,PC1和PC2都映射到同一个公网地址124.65.130.10,但是它们采用不同的端口号进行了区分。

《网络实用技术基础》第三章 3.4 NAT技术

图3-28  端口地址NPAT转换工作过程


「国开学习吧」:用户COOKIE有效时间30天,收藏网址『guokaixuexi.com』不迷路哦~

相关文章

国开《网络实用技术基础》第六章 6.3 数据中心网络

国开《网络实用技术基础》第六章 6.3 数据中心网络

6.3 数据中心网络一、概述传统的数据中心主要提供带宽及机柜空间,实施主机托管,提供网络连通性等面向基础架构的服务。近年来,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兴起,数据中心的功能不再局限于简单的主机托管,还能将基础设施...

《网络实用技术基础》第三章  网间互联技术 导学

《网络实用技术基础》第三章 网间互联技术 导学

导学嗨,大家好!今天我们开始进入网间互联技术的学习,为实现不同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间的相互通信,需要统一网络互联协议,如TCP/IP协议。网络互联技术旨在将不同的网络连接起来,构成更大规模的网络系统,实...

国开《网络实用技术基础》第五章 网络安全 导学

国开《网络实用技术基础》第五章 网络安全 导学

导学同学们好!经过前面的学习和知识积累,相信大家已经掌握了很多计算机网络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使用。从这部分开始,我们给大家介绍网络安全方面的内容。目前,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的一个重要的基础设施与...

《网络实用技术基础》第二章 2.5 家庭无线网组建方案

《网络实用技术基础》第二章 2.5 家庭无线网组建方案

2.5 家庭无线网组建方案利用Wi-Fi技术构建家庭无线网络,可将各类设备互相连接起来,包括计算机、智能电视、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终端和移动设备,方便终端用户通过家庭无线网络访问Internet丰富的资源...

《网络实用技术基础》第三章 3.1 网间互联协议

《网络实用技术基础》第三章 3.1 网间互联协议

3.1 网间互联协议因特网协议体系TCP/IP是由若干协议组成的互联网络协议标准,为异构计算机网络的互连和数据通信提供了统一的准则。IP协议是TCP/IP的核心。如图3-1所示,网际层的常用协议主要包...

《网络实用技术基础》第二章 2.4 局域网协议

《网络实用技术基础》第二章 2.4 局域网协议

2.4 局域网协议根据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可将网络分为总线型、树型、星型、环型和网状型五种类型。常见的局域网组网方式包括令牌环、光纤分布数字接口和以太网等。一、概述在不同类型的网络拓扑结构中,网络设...

《网络实用技术基础》第三章 3.2 IP寻址与规划

《网络实用技术基础》第三章 3.2 IP寻址与规划

3.2 IP寻址与规划一、IP寻址和子网划分IP地址的主机部分可被分为三种地址:网络地址、主机地址和定向广播地址。网络地址是网络号中的第一个地址。它用来将网络内的其他所有网段唯一标识为一个网段或广播域...

《网络实用技术基础》第四章 4.4 域名服务DNS

《网络实用技术基础》第四章 4.4 域名服务DNS

4.4 域名服务DNS一、DNS的应用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从国际互联网中心申请了IP地址222.249.130.140 ~ 222.249.130.144,并在中国教育科研网中注册了域名bistu.edu...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