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实用技术基础》第二章 2.1 局域网概述

搜答案方法:电脑端按「Ctrl+F」、手机端用「页面查找」功能输入关键词查找。

2.1 局域网概述

一、局域网概念

局域网(LAN,Local Area Network)是指将局部地理范围内的计算机及网络设备互相连接在一起,构成属于一个单位或一个部门所有的计算机网络。

局域网具有组建简单、维护方便、传输速率高、出错率低、网络延时小等优点。

二、局域网协议IEEE802

局域网标准化委员会,简称IEEE 802委员会,专门负责局域网协议的制定,制定的一系列标准称为IEEE 802标准,如图2-1所示。

《网络实用技术基础》第二章 2.1 局域网概述

图2-1 IEEE 802标准间的关系

如表2-1所示为IEEE 802.x规范,IEEE 802标准系列包括802.3局域网LAN标准、802.11无线局域网WLAN以及其他有线、无线通信标准。802.1标准是MAC层有局域网互联需求时使用的规范,802.2标准是LLC层使用的规范,均为数据链路层标准。

表2- 1 IEEE 802.x规范

IEEE 802.x规范规范内容
IEEE 802.1MAC层使用规范
IEEE 802.2LLC子层使用规范
IEEE 802.3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CSMA/CD)控制方法,以及MAC子层和物理层的规范
IEEE 802.4令牌总线网的访问控制方法,以及MAC子层和物理层的规范
IEEE 802.5令牌环网的访问控制方法,以及MAC子层和物理层的规范
IEEE 802.6城域网
IEEE 802.7宽带技术
IEEE 802.8光纤技术
IEEE 802.9综合语音与数据局域网IVD LAN技术
IEEE 802.10可互操作的局域网安全性规范SILS
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技术
IEEE 802.12优先级高速局域网(100Mbps)
IEEE 802.14电缆电视(Cable-TV)

IEEE 802标准的局域网参考模型包含OSI/RM模型中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功能,如图2-2所示。

局域网的物理层规定了所使用的信号、编码和传输介质,数据链路层则为两个网络实体之间提供数据链路,包括连接链路的创建、维持和释放。

为了逻辑链路控制(LLC, Logic Link Control)独立出来形成一个单独的子层,使数据帧的传输独立于所采用的物理媒体和介质访问控制方法,LLC子层与物理介质无关。

介质访问控制(MAC,Media Access Control)子层依赖于物理介质和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网络实用技术基础》第二章 2.1 局域网概述

图2-2 IEEE 802参考模型及其与OSI参考模型对比

LLC子层向高层提供了一个或多个逻辑接口,这些接口被称为服务访问点(SAP,Service Access Point)。

SAP具有帧的接收和发送功能。

MAC子层在支持LLC层完成介质访问控制功能时,可以提供多个可供选择的介质访问控制方式。IEEE 802标准设计了多种介质访问控制方式,如CSMA/CD(Carrier SenseMultiple Access/Collision Avoidance)、令牌环和令牌总线等。

三、无线局域网

1.无线局域网的应用

无线局域网(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设备主要包括无线接入点、无线网卡、无线路由器、无线网关和无线网桥等。

无线局域网使用无线电波作为数据传送的媒介,传送距离一般在几十米范围内。

如图2-3所示,无线局域网的主干网络通常使用有线电缆,无线局域网用户通过无线路由器,以ADSL等方式接入因特网。IEEE 802.11协议应用于无线局域网技术。

《网络实用技术基础》第二章 2.1 局域网概述

图2-3 无线局域网环境

2.无线局域网标准

无线局域网的标准为IEEE 802.11,定义了介质访问接入控制层和物理层。

IEEE制定了IEEE 802.11的两个补充版本802.11a和802.11b。其中,802.11a定义了一个在5 GHz ISM频段上的数据传输速率可达54 Mbit/s的物理层;802.11b定义了一个在2.4 GHz的ISM频段上的数据传输速率高达11 Mbit/s的物理层。

如表2-2所示为802.11标准系列中目前使用的4种基本标准的性能对比。

表2- 2 802.11无线标准性能对比

性能指标802.11a802.11b802.11g802.11n
数据速率54 Mbit/s11 Mbit/s54 Mbit/s248 Mbit/s
吞吐量23 Mbit/s4.3 Mbit/s19 Mbit/s74 Mbit/s
频率5 GHz2.4 GHz2.4 GHz2.4 GHz/5 GHz
兼容性与802.11g兼容与802.11b兼容与802.11a、802.11b和802.11g兼容
覆盖范围35~120 m38~140 m38~140 m70~250m
信道数3最高23314
传输方式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技术DSSS(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直接序列扩频DSSS/OFDM正交频分复用技术/直接序列扩频MIMO(Multiple-Input ultiple-Outpu)多输入多输出技术

无线网络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安全性较差,用户需要通过访问点来访问WLAN。

为了使用户终端能够轻松地找到无线接入点(AP,Access Point),AP会定期广播信息,通知其服务设置标识符(SSID,Service Set Identifier)、数据速率和其他信息。

IEEE 802.11定义了开放式认证和共享密钥认证两种方式对客户端进行认证。开放式认证没有安全性,共享密钥认证使用静态加密密钥,虽然具备了一定的安全性,但安全性相对较低。

无线网络安全协议可以提供加密、认证和入侵防护。

四、常见以太网种类

根据传输速率对以太网进行分类:

1.标准以太网

标准以太网的数据传输速率通常为10Mbps,采用CSMA/CD协议,主要使用双绞线与同轴电缆两种传输介质。

根据 IEEE 802.3标准的规定,目前用于10Mbps以太网的线缆包括10Base-5 粗同轴电缆、10Base-2细同轴电缆和10Base -T 双绞线。

标准以太网遵循IEEE 802.3标准,具体分类如表2-3所示。

表2- 310Mbit/s以太网属性

以太网类型距离限制线缆类型接口类型物理拓扑逻辑拓扑
10Base-5500m粗同轴电缆--50ΩAUI总线总线
10Base-2185m细同轴电缆BNC总线总线
10Base-T100m非屏蔽双绞线(3类、4类、5类)RJ-45总线(集线器)总线

2.快速以太网

传输速率为100Mbps的以太网称为百兆以太网或快速以太网,遵循IEEE 802.3u标准。IEEE 802.3u标准在MAC子层仍采用CSMA/CD协议,并保留了原始的IEEE 802.3标准所规定的数据帧格式。

如表2-4所示,快速以太网可分为三个子类:100BASE-TX、100BASE-FX和100BASE-T4。

表2- 4快速以太网分类

以太网类型距离限制线缆类型接口类型物理拓扑逻辑拓扑
100BASE-TX100mUTP 5类RJ-45星型(集线器)总线
100BASE-FX半双工400m,全双工2 000mMMF 62.5/125μm带SC或ST连接器RJ-45星型(集线器)总线
100BASE-T4100mUTP 3类、4类、5类RJ-45星型(集线器)总线

3.千兆以太网

千兆以太网,也称吉比特以太网(Gigabit Ethernet),遵循IEEE 802.3z标准,可以在全双工及半双工两种模式下工作。千兆以太网根据所使用的传输介质不同,可细分为:

1)1000BASE-SX:用于承载数据的光信号的波长为850 nm。使用纤芯直径为50μm的多模光纤时,传输距离为550 m;使用纤芯直径为62.5μm的多模光纤时,传输距离为275 m。

2)1000BASE-LX:用于承载数据的光信号的波长在1270~1355 nm。使用纤芯直径为50μm或62.5μm的多模光纤时,传输距离为550 m;使用纤芯直径为10μm的单模光纤时,传输距离为5 km。

3)1000BASE-CX:使用超5类屏蔽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传输距离为25 m。

「国开学习吧」:用户COOKIE有效时间30天,收藏网址『guokaixuexi.com』不迷路哦~

相关文章

国开《网络实用技术基础》第六章 6.2 软件定义网络

国开《网络实用技术基础》第六章 6.2 软件定义网络

6.2 软件定义网络一、概述软件定义网络(SDN,Software Defined Network)是由美国斯坦福大学Clean Slate研究组提出的一种基于虚拟化技术的新型网络创新架构。SDN的核...

《网络实用技术基础》第二章 局域网组网技术 导学

《网络实用技术基础》第二章 局域网组网技术 导学

第二章 导学嗨,大家好!我们下面要学习的内容是局域网组网技术。局域网作为计算机网络中结构最复杂、使用最广泛的一类应用网络,其技术发展迅速。近年来,随着无线网络得到广泛的应用,进一步扩大了局域网应用的领...

《网络实用技术基础》第二章 2.4 局域网协议

《网络实用技术基础》第二章 2.4 局域网协议

2.4 局域网协议根据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可将网络分为总线型、树型、星型、环型和网状型五种类型。常见的局域网组网方式包括令牌环、光纤分布数字接口和以太网等。一、概述在不同类型的网络拓扑结构中,网络设...

《网络实用技术基础》第二章 2.3 局域网络设备

《网络实用技术基础》第二章 2.3 局域网络设备

2.3 局域网络设备网络设备是指连接到网络中的物理实体,常用的网络设备包括集线器、交换机、网桥、路由器、网关、无线接入点、网卡和调制解调器等。局域网中使用的网络设备均工作在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包括中继...

《网络实用技术基础》第二章 2.5 家庭无线网组建方案

《网络实用技术基础》第二章 2.5 家庭无线网组建方案

2.5 家庭无线网组建方案利用Wi-Fi技术构建家庭无线网络,可将各类设备互相连接起来,包括计算机、智能电视、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终端和移动设备,方便终端用户通过家庭无线网络访问Internet丰富的资源...

《网络实用技术基础》第三章 3.5 VPN

《网络实用技术基础》第三章 3.5 VPN

3.5 VPN一、专用地址专用地址只能用作本地地址,而不能用作全球地址。专用地址具体包括:1.10.0.0.0到10.255.255.255 ,或记为10/8。2.172.16.0.0到172.31....

《网络实用技术基础》第一章 1.3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与功能

《网络实用技术基础》第一章 1.3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与功能

1.3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与功能一、计算机网络的概念计算机网络是由地理位置分散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利用通信设备和传输介质互相连接,并配以相应的网络软件,以实现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的系统。一个...

《网络实用技术基础》第一章 1.5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网络实用技术基础》第一章 1.5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1.5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一、标准化组织标准化组织包括ISO、IEEE、IETF和ITU等。1.ISO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