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数据库基础与应用》第一章 1-5: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搜答案方法:电脑端按「Ctrl+F」、手机端用「页面查找」功能输入关键词查找。

1-5: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1.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数据库系统是指安装了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建立了数据库的计算机应用系统。

国开《数据库基础与应用》第一章 1-5: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2.数据库系统用户

使用数据库系统通常包括四种类型的用户。

第1种是数据库管理员,DBA---Data Base Administrator。数据库管理员负责整个数据库系统的建立、管理、运行、维护和监控,以及用户登记、存取数据权限的分配。

第2种是数据库设计员,建立概念数据模型和逻辑数据模型,搜集和整理数据,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库定义语言或操作界面,建立数据库应用系统。

第3种是应用程序员,它根据已有的数据库系统,利用VisualBasic、PowerBuilder、Delphi、C#、Java等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工具,编制程序。

第4种是终端用户,它是使用数据库的最广泛群体。终端用户通常是仅熟悉本身业务工作的非计算机专业的人员。

3.数据库体系结构

数据库由DBMS这个专用系统软件管理。通常数据库管理系统(即DBMS)建立成为具有3级模式和两级存储映象的结构,称为数据库体系结构。

国开《数据库基础与应用》第一章 1-5: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中间层叫做模式、或称概念模式、逻辑模式、全局模式。最下层叫做内模式、或称存储模式、物理模式。最上层叫做外模式、或称子模式、应用模式、局部模式。模式和内模式各有一种,而外模式有多种。当通过DBMS对数据库进行访问时,必须要经过两级数据转换过程,即外模式和模式之间的数据映象过程,以及模式和内模式之间的数据映象过程。数据库的三级模式和两级映象结构,或者说是三级模式和两级转换结构,确保了数据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



「国开学习吧」:用户COOKIE有效时间30天,收藏网址『guokaixuexi.com』不迷路哦~

相关文章

国开《数据库基础与应用》第十一章 本章小结

国开《数据库基础与应用》第十一章 本章小结

本章小结1.我们可以将Access中的“宏”看作是一种简化的编程语言,通过生成要执行的操作的列表来创建代码。生成宏时,我们从下拉列表中选择每个操作,然后为每个操作填写必需的信息。宏使我们能够向窗体、报...

国开《数据库基础与应用》第二章 2-3-1:并运算

国开《数据库基础与应用》第二章 2-3-1:并运算

2-3-1:并运算设两个关系R和S具有完全相同的结构模式,则R和S的并运算的结果仍然是一个关系,该关系的结构与R或S的结构相同,该关系的值是R中所有元组与S中所有元组共同组成的集合。R和S的并运算记作...

国开《数据库基础与应用》第六章 6-3-2:例6-2

国开《数据库基础与应用》第六章 6-3-2:例6-2

6-3-2:例6-2要求以系统提供的“教职员”样本模板建立一个“教工管理”数据库,将其数据库文件放在“E:\ACCESS”文件夹中。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启动Access 2010,如果当前功能区选项...

国开《数据库基础与应用》第三章 3-1-5:传递函数依赖

国开《数据库基础与应用》第三章 3-1-5:传递函数依赖

3-1-5:传递函数依赖定义:一个关系为R(U),X,Y和Z为属性集U上的子集,其中存在X→Y和Y→Z,但Y不反过来决定X,同时Y不包含Z,则存在X→Z,称此为传递函数依赖,即X传递函数决定Z,或者说...

国开《数据库基础与应用》第十一章 11-4-4:例11-4

国开《数据库基础与应用》第十一章 11-4-4:例11-4

11-4-4:例11-4编写VBA代码,通过输入对话框输入一个100以内的正整数,使用循环语句计算这个整数的阶乘,然后输出结果值。实现过程和步骤说明如下:1.打开Access的“公司信息管理”数据库,...

国开《数据库基础与应用》第一章 1-4-1:各种逻辑数据模型概述

国开《数据库基础与应用》第一章 1-4-1:各种逻辑数据模型概述

1-4-1:各种逻辑数据模型概述概念数据模型是不能在计算机中使用的,必须把它转换为相应的逻辑数据模型,从而在计算机中实现数据处理活动。逻辑数据模型:层次数据模型、网状数据模型、关系数据模型、面向对象数...

国开《数据库基础与应用》第二章 2-4-1:选择运算

国开《数据库基础与应用》第二章 2-4-1:选择运算

2-4-1:选择运算选择运算是一种单目运算,运算对象是一个关系,它是从一个关系R中选择出满足给定属性条件的所有元组,作为结果关系中的值。选择运算是横向划分关系的运算。对关系R按F(t)条件做选择运算记...

国开《数据库基础与应用》第三章 3-5-1:第三范式的定义

国开《数据库基础与应用》第三章 3-5-1:第三范式的定义

3-5-1:第三范式的定义定义:设一个关系为R(U),它是满足第一范式的,若R中不存在非主属性对候选码的传递函数依赖,则称该关系达到第三范式。注意:一个关系中的部分函数依赖也是一种传递依赖,或者说是一...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