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学习网《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指导》形成性考核三答案
形成性考核三
1.我们将学前儿童手工能力的发展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玩耍阶段(约2-4岁)、 ( )阶段(约4-5岁)、样式化阶段(约5-7岁)。
A.图式
B.直觉表现
C.想象
D.象征
正确答案是:
2.学前儿童手工教学主要包含以下五个环节:一、激趣导入,二、感知与体验,三、( ),四、创作与表现,五、欣赏与评议。
A.交流与展示
B.探索与发现
C.精讲与点拨
D.合作与探究
正确答案是:
3.由于学前儿童注意力维持的时间较短,导入环节不宜占据过长的教学时间,通常( )左右即可。
A.2-3分钟
B.5-6分钟
C.7-8分钟
D.8-9分钟
正确答案是:
4.探索与发现环节在幼儿园手工活动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材料种类较少且不适宜幼儿使用,幼儿对手工材料的认识不足;第二( );第三,刻板加入本环节,幼儿无法自主使用材料。
A.内容与教学主题无关,幼儿兴趣丧失
B.教师过度指导,幼儿缺乏对材料的主动探究
C.时间过长,幼儿无法集中注意力
D.与操作主题不匹配
正确答案是:
5.幼儿园在实践创作与表现环节时,常常出现以下问题:第一,;第二,手工表现形式单一,趣味性不足;第三,创作时教师干预过多,幼儿缺乏创意。
A.时间过长,幼儿无法集中注意力
B.忽视幼儿构思的引导,缺乏对操作过程的说明
C.刻板加入本环节,幼儿无法自主使用材料
D.内容与教学主题无关,幼儿兴趣丧失
正确答案是:
6.根据国内外已有学者的研究,学前儿童美术欣赏能力的发展可以划分为本能直觉阶段(0-2岁)、( )(2-7岁)两个阶段。
A.样式化阶段
B.象征阶段
C.主观的审美感知阶段
D.图式阶段
正确答案是:
7.学前儿童( )教学活动是指教师引导幼儿欣赏美术作品、自然景物和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激发其审美兴趣,丰富其审美经验,培养其审美情感、审美评价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的一种教育活动。
A.美术欣赏
B.绘画
C.手工
D.摄影
正确答案是:
8.一个具有一定结构化的幼儿园美术欣赏教学活动应该包括整体感受、要素识别与形式分析、( )、心理回忆与构思、创作与表现、作品评议六个基本环节。
A.回到整体
B.技巧点评
C.美术创作
D.语言表达
正确答案是:
9.以下属于小班美术欣赏教学活动目标的是( )
A.能集中注意力欣赏,养成良好的欣赏习惯
B.能对作品做出简单的评价,说出自己喜欢或不喜欢的理由
C.能用语言、动作、表情等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联想
D.通过欣赏产生与作品相一致的感受和情感
正确答案是:
10.在成人的引导下,两岁以上的儿童已经开始初步关注作品的形式审美特征,具备感知、理解作品形式审美特征的初步能力,他们已经有了对线条与形状的感知、对色彩的感知、对空间构图的感知和( )。
A.对情感表现性的感知
B.对作品内容的感知
C.对画家背景的感知
D.对作品风格的感知
正确答案是:
11.2-4岁的儿童由于认知水平有限,手部肌肉、骨骼发育尚不完善,他们对于手工工具和材料的性质、功用认识不足,也不能灵活地操作材料,他们对于材料的探索处于“样式化阶段”。
A.对
B.错
正确答案是:
12.在直觉表现阶段,手工创作不具有目的性,儿童初步掌握拍打、撕拉等创作技法,作品效果较为凌乱。
A.对
B.错
正确答案是:
13.5-7岁的儿童随着手部精细动作、手眼协调能力的不断提高,熟练掌握了多种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创作目的性更加明确,合作能力有所提升,愿意付出努力将作品完成到满意为止。
A.对
B.错
正确答案是:
14.在大班,在操作工具材料上提出的要求是“初步掌握手工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
A.对
B.错
正确答案是:
15.学前儿童手工教学活动是教师引导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直接用双手或操作简单工具,对具有可塑性的各种形态(点状、线状、面状、块状)的物质材料进行加工、改造,制作出占有一定空间的、可视的、可触摸的、多种艺术形象的一种教育活动。
A.对
B.错
正确答案是:
16.对幼儿作品的欣赏与评议是手工活动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成功的评议可以使幼儿获得更多创造的喜悦和成就感,也可以增强手工活动本身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A.对
B.错
正确答案是:
17.科学研究显示,婴儿刚出生时没有明显的视觉偏好。
A.对
B.错
正确答案是:
18.在幼儿园手工活动的实施过程中,一方面需要教师适时进行必要的组织、引导、讲解、示范和总结,另一方面又要给幼儿提供自由探索、动手尝试、制作和表现的机会。
A.对
B.错
正确答案是:
19.婴儿似乎天生对简单的图形有所偏爱。
A.对
B.错
正确答案是:
20.美术作品中的要素指点、线、形、色等美学元素,形式关系指要素之间形成的审美形式,包括造型、色彩、构图及其所表现的对称、均衡、节奏、韵律、统一、夸张、变形等。
A.对
B.错
正确答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