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学习网[02351]《社会心理学(本)》形考任务四(第6-10章 阶段性测验,权重25%)答案
形考任务四(第6-10章 阶段性测验,权重25%)
一、填空(每空2分,15小题,共30分)
1.人际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传递( 1 )、沟通思想和交流情感的过程。
填空题 (2 分) 2 分 (请按题目中的空缺顺序依次填写答案)
正确答案是:
2.人际关系具有个体性、直接性和( 1 )三个特点。
填空题 (2 分) 2 分 (请按题目中的空缺顺序依次填写答案)
正确答案是:
3.舒茨(W.C.Schuts)提出了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他认为每个人都有3种最基本的人际需要:( 1 )的需要、控制的需要和情感的需要。
填空题 (2 分) 2 分 (请按题目中的空缺顺序依次填写答案)
正确答案是:
4.米尔格拉姆曾提出“( 1 )理论”,又称“小世界现象”,即在这个社会中,任何两个人之间建立一种联系,最多需要通过六个人。
填空题 (2 分) 2 分 (请按题目中的空缺顺序依次填写答案)
正确答案是:
5.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除了个人特征外,还有熟悉、接近、相似、( 1 )、吸引奖赏理论、自尊与获得他人的尊重以及互惠式好感。
填空题 (2 分) 2 分 (请按题目中的空缺顺序依次填写答案)
正确答案是:
6.斯腾伯格认为所有爱情体验都包括三个基本组成成分:亲密、激情与( 1 )。
填空题 (2 分) 2 分 (请按题目中的空缺顺序依次填写答案)
正确答案是:
7.使他人获益但自己无法获益甚至需要付出代价、且没有明显自私动机的自觉自愿的行为是( 1 )行为。
填空题 (2 分) 2 分 (请按题目中的空缺顺序依次填写答案)
正确答案是:
8.根据攻击行为是否违反社会规范,可将其分为反社会的攻击行为、( 1 )的攻击行为和被认可的攻击行为。
填空题 (2 分) 2 分 (请按题目中的空缺顺序依次填写答案)
正确答案是:
9.解释攻击行为产生原因的理论主要有本能论、挫折——攻击理论和( 1 )理论。
填空题 (2 分) 2 分 (请按题目中的空缺顺序依次填写答案)
正确答案是:
10.他人在场对个体活动效率的影响分两种:社会促进和( 1 )。
填空题 (2 分) 2 分 (请按题目中的空缺顺序依次填写答案)
正确答案是:
11.服从根据服从的对象一般可分为:对( 1 )的服从和对规范的服从。
填空题 (2 分) 2 分 (请按题目中的空缺顺序依次填写答案)
正确答案是:
12.暗示根据发出者的来源可以分为自我暗示和( 1 )两种。
填空题 (2 分) 2 分 (请按题目中的空缺顺序依次填写答案)
正确答案是:
13.关于领导有效性的理论主要有特质理论、行为理论和( 1 )。
填空题 (2 分) 2 分 (请按题目中的空缺顺序依次填写答案)
正确答案是:
14.竞争与( 1 )是群体内两种主要的互动方式。
填空题 (2 分) 2 分 (请按题目中的空缺顺序依次填写答案)
正确答案是:
15.那些自发产生的,无明确规章的,成员的地位与角色、权利与义务都不确定的群体,被称为( 1 )群体。
填空题 (2 分) 2 分 (请按题目中的空缺顺序依次填写答案)
正确答案是: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10小题,共30分)
16.一些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认为,( )从分析人际关系中双方得到的报酬和付出的代价入手,更加能清楚地说明人际关系的本质。
单选题 (3 分) 3分
A.社会比较理论
B.人际关系三维理论
C.公平理论
D.社会交换理论
正确答案是:
17.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 )认为,个体会通过观察模仿他人的攻击行为而习得攻击行为。
单选题 (3 分) 3分
A.伯克威茨
B.班杜拉
C.米勒
D.多拉德
正确答案是:
18.当个人与群体其他成员一起完成某件事情时,出现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时偏少,个人的活动积极性与效率下降的现象,称之为( )。
单选题 (3 分) 3分
A.社会惰化
B.去个性化
C.觉醒降低
D.社会影响
正确答案是:
19.米尔格拉姆(Milgram)的经典电击实验证明了( )行为的普遍存在。
单选题 (3 分) 3分
A.模仿
B.暗示
C.从众
D.服从
正确答案是:
20.“三个和尚没水吃”属于一种( )现象。
单选题 (3 分) 3分
A.社会抑制
B.社会促进
C.社会惰化
D.从众
正确答案是:
21.“此地无银三百两,隔壁王二未曾偷”的故事体现的是一种( )。
单选题 (3 分) 3分
A.自我暗示
B.间接暗示
C.反暗示
D.直接暗示
正确答案是:
22.著名的阿希三垂线实验证明了( )现象的存在。
单选题 (3 分) 3分
A.模仿
B.暗示
C.从众
D.服从
正确答案是:
23.个体由于受到外界压力而符合外界要求的行为属于( )。
单选题 (3 分) 3分
A.顺从
B.从众
C.服从
D.盲从
正确答案是:
24.( )现象是指个体丧失了抵制从事与自己内在准则相矛盾行为的自我认同,从而做出了一些平常自己不会做出的反社会行为。
单选题 (3 分) 3分
A.攻击
B.从众
C.服从
D.去个性化
正确答案是:
25.( )是指人们基于非客观、非真实的认识而对他人或其他群体产生的消极态度和情绪指向。
单选题 (3 分) 3分
A.歧视
B.偏见
C.刻板印象
D.种族主义
正确答案是: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4小题,共20分)
26.攻击行为
简答题 (5 分)
正确答案是:
27.社会惰化
简答题 (5 分)
正确答案是:
28.社会影响
简答题 (5 分)
正确答案是:
29.群体极化
简答题 (5 分)
正确答案是:
四、简答题(每题10分,2道题,共20分)
30.减少与消除攻击行为的方法有哪些?
简答题 (10 分)
正确答案是:
31.如何减少群体冲突和偏见?
简答题 (10 分)
正确答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