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学习网[04159]《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课程考核说明
《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课程考核说明
一、有关说明
1.考核对象国家开放大学开放教育本科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学生。
2.启用时间从2023年秋季开始使用。
3.考核目标《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课程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并运用现代农村发展理论、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结合中国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阐述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农村发展理论分析和实践方法。本课程通过讲授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使学生了解农村发展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农村发展理论和实践的主要内容,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考核依据本课程考核说明是依据国家开放大学《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教学大纲》、文字教材《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高启杰编著,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2021年01月第2版)制定的。本课程考核说明是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命题的基本依据。
5.考核方式及计分方法本课程考核分为两个部分,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试。形成性考核占综合成绩的50%,终结性考试占综合成绩的50%。课程考核成绩统一采用百分制,即形成性考核、终结性考试、课程综合成绩均采用百分制。终结性考试成绩和综合成绩均达到60分及以上(及格),方可获得本课程相应学分。
6.双及格要求本课程考核采取双及格方式,即终结性考核成绩和综合成绩(即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合成总成绩)同时需要达到60分以上,才达及格。
二、考核方式与要求
(一)形成性考核
国开学习网2023秋[51762]《终身学习与职业发展》形考测验1-4答案
1.考核目的加强对学生平时自主学习过程的指导和监督,重在对学生自主学习过程进行指导和检测,引导学生按照教学要求和学习计划完成学习任务,达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地方开大教师共同实现教学过程的引导、指导和管理。
2.考核手段形成性考核任务以网络试题的形式呈现在课程端的“课程考核”版块。学生可以直接在网络课程完成形考作业。
3.考核形式形成性考核由四次计分作业构成。
4.形成性考核各形式所占比重及计分方法形成性考核按百分制计分,每次形考任务也按照百分制计分。形考任务共四次,每次100分。
5.考核要求形成性考核任务与要求序次章节形式权重1第1-4章网络形考作业25%2第5-8章网络形考作业25%3第9-12章网络形考作业25%4第13-16章网络形考作业25%
6.形成性考核任务题型
四次作业的题型均由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构成,但不同题型的分值会根据本章内容有所不同。
一、单选题(20题,每题3分,共60分)
11.英国城市学家、埃比尼泽·霍华德(EbenezerHoward)在1898年出版的《明日:一条通往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一书中提到建设一种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他称之为(),实质上是城和乡的结合体。
A.逆城市化
B.田园城市
C.城乡融合
D.多功能城市
2.农村发展的根本任务就是促进(),从而缩小和消灭城乡差别。
A.传统农村走向城市化道路
B.传统农村向现代农村转化
C.维持农村农业发展
D.农业产业发展
二、多选题(5题,每题4分,共20分)
1.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在实施过程中通常包含的内容有()
A.满足人的基本需要
B.提高人的素质
C.实现人的价值
D.发挥个人主义
2.20世纪70年代初,韩国实施的新村运动,作为社区发展的一项独特试验,其主要目标有()
A.树立勤劳、自助与合作精神,改变农民的价值观念,建立农业经营的合作系统,实现自主性增长。
B.提高农业投入产出效率,增加农民收入。
C.改善农村住房、医疗、卫生与保健状况,美化环境。
D.传播农业技术创新。
三、判断题(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在现代化理论的指导下,走上现代化发展道路,获得迅速发展。()
2.新自由主义理论作为20世纪80年代的主流指导发展思想,给各国带来了经济增长和繁荣。()(二)终结性考试
1.考试目的终结性考试是在形成性考核的基础上,对学生掌握课程内容进行一次全面检测。
2.命题原则第一,本课程的考试命题严格控制在考核说明规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范围之内。第二,考试命题覆盖本课程教材的全部章节,既全面,又突出重点。第三,每份试卷所考的内容,覆盖本课程教材70%以上的章节。第四,试题应难易适中,一般来讲,教材教学要求当中的掌握内容占到题目的80%以上。
3.考试手段终结性考试采用笔试的考试手段。
4.考试方式终结性考试采用闭卷的考试方式。
5.考试时限终结性考试时间长度是90分钟。三、终结性考试试题类型终结性考试题型由三种构成:单选题、多选题和匹配题。其中,单选题和多选题举例如上形考作业,匹配题形式举例如下:匹配题(请在空中填写选项字母,10题,每题2分,共20分)A-可持续发展;B-人口外流;C-蓝色革命;D-农村;E-城乡等值化;F-合作社;G-参与式方法;H-“二元”结构;I-农业多种功能;J-受教育程度结构。
1.20世纪后期确立和完善起来的一种新的工作方法和手段是(),其显著特点就是强调发展主体能够积极地参与活动或项目的决策、实施、管理和利益分享的全过程。
2.()是相对城市而言的地域空间概念,它是指城市、领海以外的所有地域,并且包括该地域上的一切存在、关联与活动。
3.1965年,德国的巴伐利亚州积极地制定了《城乡空间发展规划》,并明确了“()”的理念。
4.所谓“()”,就是开发江、河、湖、海资源,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
5.二战后,()被用来描述战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现象。
6.在农村不断改革和转型的过程中,以农村()为核心的农村“空心化”问题成为制约农村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
7.美国的()是农场主为了切实保护自身经济利益,共同对付商业垄断性组织而自愿形成的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组织。
8.拓展()是新时期农业生存、发展和壮大的必然要求,发展绿色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是现阶段较好的选择。
9.农村人口结构在变迁过程中,并呈现出与城镇不同的特点,主要包括年龄结构和()的变化。
10.城乡等值化理念中的()原则提倡城乡经济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增长,提倡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四、课程考核的相关内容终结性考试难度按掌握、熟悉、了解三个不同层次的要求出题。其中掌握的内容约占80%,熟悉的内容约占15%,了解的内容约占5%。第一章农村发展导论
第一节农村发展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农村发展的含义
第三节农村发展研究
教学要求:掌握:农村发展的基本框架、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熟悉:农村、发展以及农村发展的含义。了解:农村发展问题的由来与研究意义。第二章发展理论概述
第一节古典经济发展理论
第二节20世纪主要的发展理论
第三节发展中国家对发展的理论探索
教学要求:掌握:各种发展理论的形成背景与内涵。熟悉:发展理论的相关概念与发展理论的影响。了解:发展理论的演进。第三章农村发展相关理论
第一节农村经济发展理论
第二节农村社会发展理论
第三节农村综合发展理论
教学要求:掌握:农村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综合发展的相关理论。熟悉:各种农村发展理论的相关概念、应用及影响。了解:各种农村发展理论产生的背景。第四章世界农村发展早期历程概述
第一节近代史中农业和农村的变化
第二节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农业与农村发展的事件和规律
第三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中国家农业与农村问题的辨析
教学要求:掌握:近代史开始后农村发展的条件变化和人们经济行动的基本规律。熟悉:世界近代史开始后农民生活和农业生产的变化。了解:发展中国家所处的发展环境和选择思路。第五章德国的农村发展
第一节德国农村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城乡等值化思想与实践
第三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的建立
教学要求:掌握:德国城乡等值化思想的内涵与实践。
熟悉:德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现状和成功经验。了解:德国农村的发展历程。第六章美国的农村发展
第一节美国的农业与农民发展
第二节美国农村的社区与城镇发展
第三节美国的合作推广服务
教学要求:掌握:美国农业发展的主要经验和合作推广体系的特色。熟悉:美国农民、农村社区及小城镇的基本情况。了解:美国农业发展的历史。第七章印度的农村发展
第一节印度社会的基本格局
第二节独立后印度农村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印度反贫困实践
教学要求:
掌握:印度农村发展的基本做法与经验教训。
熟悉:绿色革命等项目在印度的实施过程与影响。
了解:印度农村与农民的基本状况。第八章巴西的农村发展
第一节巴西的农村、农业与农民
第二节巴西政府对农业发展的积极干预及成效
第三节近年来巴西农业的成就及对中国的启示
教学要求:
掌握:用经济、社会的基本理论分析具体的农村发展案例的方法。
熟悉:在不扭曲市场关系的前提下积极、适度地干预经济,在保证效率的前提下兼顾公平。
了解:土地所有制,土地所有格局的形成及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第九章国际农村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第一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农村发展的比较研究
第二节国际农村发展的主要经验与教训
第三节国际农村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教学要求:
掌握:农业与农村发展基本规律。
熟悉:世界范围内农业与农村发展的多样化道路及结果。
了解:发展中国家农业与农村发展应该避开的误区。
第十章中国农村发展回顾
第一节早期中国的农村发展
第二节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发展
第三节乡村振兴以来的农村发展
教学要求:
掌握:中国新农村建设的背景、取得的成就和乡村振兴的实践。
熟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发展的大事件以及取得的成就。
了解:乡村建设运动的历史脉络以及实践经验。
第十一章中国农村经济发展
第一节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第二节现代农业发展与技术创新
第三节农民增收与农村非农产业发展
教学要求:
掌握:农民增收和农村非农产业发展的关键。
熟悉:现代农业的主要特征和中国农业技术创新体系。
了解: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
第十二章中国农村社会与文化发展
第一节中国农村社会关系
第二节中国农村社会治理
第三节中国农村文化发展第四节中国农村教育发展
教学要求:
掌握:农村社会关系和社会治理模式的变迁。
熟悉:农村教育类型及功能。
了解:农村宗族和家庭变迁、农村文化特征和传承。
第十三章中国农村人口与社会保障
第一节中国农村人口流动与农村人口变迁
第二节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史和基本原理
第三节中国的社会保障第四节中国农村社会保障
教学要求:
掌握:人口变迁和社会保障的基本原理。
熟悉:社会保障的组成和实践模式。
了解:农村社会保障基本法律和政策。
第十四章中国农村镇村建设与生态系统管理
第一节农村社区的形成与特征
第二节镇村建设与发展
第三节农村生态系统管理
教学要求:
掌握:农村社区形成与发展的动力和影响因素。
熟悉:中国农村镇村建设与发展方式的转变。
了解:农村自然资源管理与环境污染治理所面临的问题。
第十五章中国农村发展的成就与经验
第一节中国农村发展的主要成就
第二节中国农村发展的基本经验
教学要求:
掌握:中国农村发展的基本经验。
熟悉:中国在农村发展方面取得的成就。
了解:中国在农业、农民发展方面取得的成就。
第十六章中国农村发展展望
第一节农村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第二节农村发展的方向与任务
第三节农村发展政策与制度安排
教学要求:
掌握:提升农业竞争力、乡村治理能力和农民发展能力的政策与制度安排。
熟悉:未来中国农村发展的方向和任务。
了解:现阶段农村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