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一网一《道路工程》形考任务1答案
国开一网一《道路工程》形考任务1答案
形考任务1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根据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将公路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 )
A.对
B.错
正确答案是:A.对
2.道路通行能力是指在一定的道路条件及交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上某一断面处的最大车辆数,以辆/小时表示。( )
A.对
B.错
正确答案是:A.对
3.道路工程建设属国家基本建设,勘测设计必须按一定的建设程序进行。( )
A.对
B.错
正确答案是:A.对
4.路线设计是指确定路线在平、纵、横三维立体上各部位尺寸的工作。( )
A.对
B.错
正确答案是:
5.路线沿中线竖直剖切再行展开在立面上的投影是路线的横断面。( )
A.对
B.错
正确答案是:
6.直线、圆曲线、竖曲线是平面线形的组成要素。我们称之为“平面线形三要素”。( )
A.对
B.错
正确答案是:
7.在直线的使用中,有关直线长度的问题,一般来说对直线的长度越长越好。( )
A.对
B.错
正确答案是:
8.把纵断面图和路线的平面图结合起来,即可确定道路的空间位置。( )
A.对
B.错
正确答案是:
9.汽车在竖曲线上行驶的时间是越短越好,时间短可以避免乘客产生不舒服的感觉。( )
A.对
B.错
正确答案是:
10.行车道的宽度要根据车辆宽度、设计交通量、交通组成和汽车行驶速度来确定。( )
A.对
B.错
正确答案是:
11.专门为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是指( )
A.高速公路
B.一级公路
C.二级公路
D.三级公路
正确答案是:
12.为城市中大容量、长距离、快速交通服务的城市道路是( )
A.高速公路
B.快速路
C.支路
D.三级公路
正确答案是:
13.作为次干路与街坊路的连接线,解决局部地区交通问题的城市道路是( )
A.高速公路
B.快速路
C.支路
D.三级公路
正确答案是:
14.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一般采用的两阶段设计是指( )
A.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B.初步设计和技术设计
C.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
正确答案是:
15.在道路的平面线形中,曲率为不等于零的常数的基本线形是( )
A.直线
B.圆曲线
C.缓和曲线
D.折线
正确答案是:
16.在道路的平面线形中,曲率为变数的基本线形是( )
A.直线
B.圆曲线
C.缓和曲线
D.折线
正确答案是:
17.在直线和圆曲线或不同半径的圆曲线之间插入曲率不断变化的过渡曲线称为( )
A.缓和曲线
B.道路折线
C.变化曲线
D.复曲线
正确答案是:
18.在地势平坦,无大的地物障碍时,定线人员应首先考虑使用( )
A.直线
B.圆曲线
C.缓和曲线
D.折线
正确答案是:
19.行驶在平曲线上的车辆都有横向失稳的危险,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离心力作用
B.重力作用
C.牵引力作用
D.摩擦力作用
正确答案是:
20.工程中为减小离心力作用所采取的工程措施是( )
A.超高
B.增大车辆自重
C.降低路面的摩擦系数
D.更改道路线形
正确答案是:
21.汽车行驶时,从驾驶员发现前方障碍物时起,至障碍物前能安全制动停车,所需的最短距离是指( )。
A.停车视距
B.会车视距
C.错车视距
D.超车视距
正确答案是:
22.在同一车道上,两对向行驶的汽车在发现对方后,采取刹车措施安全停车,防止碰撞所需的最短距离是指( )。
A.停车视距
B.会车视距
C.错车视距
D.超车视距
正确答案是:
23.S1为反应距离,S2为制动距离,S3为安全距离,则停车视距S大小为( )
A.S= S1-S2—S3
B.S= S1 S2 S3
C.S= S1 S2—S3
D.S= S1 —S2 S3
正确答案是:
24.道路纵断面图上最主要反映的两条线是指( )
A.地面线和设计线
B.地面线和水平线
C.设计线和水平线
D.地面线和等高线
正确答案是:
25.纵断面图上,根据道路中线上各桩的高程而点绘成的一条不规则的折线是( )
A.地面线
B.水平线
C.设计线
D.等高线
正确答案是:
26.纵断面图上,反映道路路线的起伏变化情况的几何线形是( )
A.地面线
B.水平线
C.设计线
D.等高线
正确答案是:
27.在两直坡的变破点处为平顺行车及必要的视距而设置的过渡曲线称为( )
A.地面线
B.水平线
C.竖曲线
D.等高线
正确答案是:
28.直坡段的水平投影长,称为( )
A.坡度
B.坡长
C.正坡
D.负坡
正确答案是:
29.在设有超高的平曲线上,路线的纵坡和弯道超高所组成的坡度,称为( )。
A.最大纵坡
B.平均纵坡
C.最小纵坡
D.合成坡度
正确答案是:
30.在一定长度范围内,路线在纵向所克服的高差与水平距离之比指的是( )
A.最大纵坡
B.最小纵坡
C.平均纵坡
D.合成坡度
正确答案是: